P_20161121_162611.jpg

看了37據點建觀景臺的老兵回應

我想在馬管處任職的我
有一些基本的想法
和處理的原則

首先
對當初在這裡當兵的弟兄
心中有"我的據點我的家"、"同島一命"的激情
我深表認同
當初海邊搶沙,自給自足,克服萬難
在數萬大軍的經營下
完成了這些軍事營區及據點
是冷戰時期有目的的地景改造工程
對目前的馬祖來說
這些營舍,是特色,也是一種負擔

你沒看錯
"是一種負擔"
可能看到這裡
馬祖悍衛戰士們要暴動了
但是我這種說法基於兩個原因
1.維護
2.土地

首先從維護來說
軍事營舍幾乎或多或少都有用到海砂
到了這個時間點
水泥和鋼筋已經不想在一起了
結構的安全性堪虞
數萬大軍到目前的數千小兵
人力的不足
多數的一線據點
都已經埋沒在荒煙蔓草中多年
以馬祖的人力現況
要復舊如舊?
一來所費不貲,二來這些軍事據點也不再擔任戍守前線的任務
內部的空間及動線
多數都不符合現有的通用設計準則
不要說一般觀光客
即便老兵回家
營舍的現況屢經歲月摧殘
安全性是沒有保障的
要全部的據點營舍維持舊貌
在人力和經費上
都有實質困難

再從土地來說
土地的使用是有排他性的
在戰地政務時代
軍事第一
無論景觀好、位置好、完整性的土地
幾乎都是營區或據點
馬祖目前做完盤點
可以利用的閒置土地大部份都是舊有軍事設施釋出
如果全數保存舊有設施
那馬祖的公共建設需求要怎麼滿足?

務實的回歸馬祖的發展及土地的合理使用
軍事營區和據點要怎麼運用?
馬管處和縣府的共識是分三類
一類是極具代表性的據點營區,如北竿06,北海坑道,大漢據點、鐵堡及東莒大砲連...等
建物結構安全無虞下
原樣保存開放
一類是南竿12、55、57、77、媽祖宗教園區、北竿08、37據點及莒光64據點...等
建物堪用部份補強,封閉安全堪虞部份
增建符合通用原則的觀光設施
轉換用途讓軍事設施可以活化使用
最後一類是只使用土地
建物安全性不佳
且非獨特性無可取代
在公有土地有限的馬祖
拆屋用地是不得不的選擇
如馬管處現址、莒光遊客中心、南北竿航站...
 

復舊如舊是理想
懷念軍旅生涯是情感
在戰地政務結束
地方轉型的過程中
保留什麼?怎麼保留?開發什麼?如何妥善利用?
確實有很多應該討論的地方
但是要求保留所有的軍事設施、不要建設
這對地方是好事嗎?
我想理性的討論才能找到答案

arrow
arrow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