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前往濟州島的山麓

 P_20180324_095239_vHDR_Auto

濟州島的第二天
就是看石頭
一個以火山為主體的島嶼
在生活環境的影響下
不少的器具、建材都與火山岩相關

早上去石文化博物館
廣大的園區即便什麼都不看

P_20180324_100235_vHDR_Auto
晃一圈也要一兩個小時吧?!
一進園區停車場旁的殘雪
告訴我們這群南國來客
前天這兒還是冬天
春天還在辦理交接手續

整個園區應該都是用濟州島當地的火山岩舖設地面

P_20180324_112433_vHDR_Auto
我其實很好奇岩石那裡來?
採石場?
在號稱四冠王的濟州
當地居民、學者等又是怎麼看待採石這件事?
會像美彌一樣把礦業視為地方的重要產業?
或是像台灣一樣
當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言歸正傳

未進園區之前的洗手間
應該是仿濟州傳統建築型式的建築

P_20180324_095321_vHDR_Auto
內部空間頗大
P_20180324_095352_vHDR_Auto
和園區一樣
有很多留白之處
乾淨衛生都十分有水準
怎麼算打理這個園區都要有6個以上的人力
負責植栽養護、除草、洗手間清理(不含博物館建築內部)
這樣的費用與工作量
對風景區管理處而言其實是很高的比重
如何在馬祖這個遊客量有限且可用上地的地方
建構出類似效果的景點
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P_20180324_112715_vHDR_Auto

P_20180324_095656_vHDR_Auto
P_20180324_10064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0850_vHDR_Auto

 

整個景區囿於時間
我接觸到三個部份
一個是以雲門台婆婆神話為主軸的石雕群
一區則是舊時用的器具、門框與石頭爺爺
花最多時間的則是博物館
園區很大
要從售票口走到博物館
也走了要十來分鐘
這段路程中除了簡單空曠自然起伏的地形之外
就是用一個一個石雕配合解說牌
把雲門台婆婆及500將軍的神話故事做了簡單的介紹(請參考http://xinger.kr/1113)

P_20180324_100912_vHDR_AutoP_20180324_101000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805_vHDR_Auto
走過這段道路
對濟州島的神話源起自然有了一些概念
我一直覺得所謂的陳展
神話、故事、鄉野傳說、禆官野史、巷議街談與科學理論、證據、有考證的文史資料
巧妙的架構在一起才能勾起參觀者的興趣並且完整的舖陳出陳展的主題
而在入口到博物館
正是由神話走向科學

 

博物館內部有奇石、標本、石雕及科學研究成果的展現
建物本身是半地下結構
不知道是自然地形運用或人工開挖而成
屋頂上方是一個淺盤型的大噴水池

P_20180324_101417_vHDR_Auto
在大片平緩的坡地間
頗具畫龍點睛的效果
一路下行

P_20180324_111934_vHDR_Auto

 

P_20180324_101612_vHDR_Auto
P_20180324_10172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1759_vHDR_Auto
進入博物館可以看到幾點展廳
明確的動線規劃讓人可以輕鬆自在的看展
特展間是當地的奇石展
P_20180324_101937_vHDR_AutoP_20180324_101950_vHDR_Auto
廣闊的展間讓人在欣賞奇石時品味所謂的賞石五訣
P_20180324_10201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2024_vHDR_Auto
鄭板橋先生的「醜而雄、醜而秀」
米芾先生之「瘦、皺、漏、透。」
在這些火山石中如何體現~
P_20180324_101956_vHDR_Auto
P_20180324_102004_vHDR_Auto
中央大展間一入門馬上被巨大的濟州島立體模型吸引了目光
上方天花板是水池的底部

 

P_20180324_101835_vHDR_Auto
更讓這個佔據展間中心的模型呼應了雲門台婆婆創造濟州島的神話故事
周遭的展板有濟州島型成的地質作用、地質研究的岩心標本、濟州島重要的地質事件研究...
包括濟州島水資源利用的工程規劃,都有簡要的介紹

P_20180324_10185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2105_vHDR_Auto
P_20180324_102122_vHDR_Auto
P_20180324_103858_vHDR_Auto
P_20180324_104139_vHDR_Auto
P_20180324_104758_vHDR_Auto
P_20180324_104914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105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137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33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938_vHDR_Auto
P_20180324_110258_vHDR_Auto
但是我們只有一個上午的時間...
在地調所陳兄生動的解說之下
P_20180324_103458_vHDR_Auto
匆匆瀏覽了展間內容
快步往外移動
廊道間首先展示了左右各一列的巨大火山彈
P_20180324_10571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455_vHDR_AutoP_20180324_105531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543_vHDR_AutoP_20180324_105613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617_vHDR_AutoP_20180324_105529_vHDR_Auto
走過這一排天然的巨石之後
一個轉彎是人力加工後的各種石製品
P_20180324_105632_vHDR_AutoP_20180324_111440_vHDR_Auto
P_20180324_105738_vHDR_Auto
結合了實用及美感的展現
在八個月後的今天仍有難以抹滅的印象

P_20180324_111816_vHDR_Auto

 

走出博物館
挑了另一條路走向出口
P_20180324_112013_vHDR_Auto
沿途的石磨、石臼、門框、石頭爺爺等
有些是舊物,有些是仿製品
在露天的場域下有著另一種滄桑迎面而來

P_20180324_112031_vHDR_AutoP_20180324_112250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040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118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134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212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226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235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302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320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328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547_vHDR_Auto
P_20180324_112715_vHDR_Auto

 

 

另一個展館沒時間走進去看
在停車場等了一陣子
上車跑老遠吃午餐(待續)...

 

arrow
arrow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