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坦白說,第一天就在渴睡中渡過
5點要到桃基
一整個晚上都沒睡好
自己真的完全不如當年
上飛機昏睡、坐車昏睡、交流睡一半
第一次搭廉航
位置很小
實在坐的有點擠
到達濟州島是上午十點
但緩慢的通關速度花了大家要一小時才出來
等到全員集合好
和兩個韓導上車
出發往龍頭巖
看到這個名字
我不由得遙想當年在蘭嶼龍頭岩作實驗的日子
這兩個地方除了名字
其他有像嗎?
蘭嶼大部份是安山集塊岩
而濟州島龍頭岩主要是玄武岩
說實在
蘭嶼的龍頭岩大氣多了
再者一個是搭配青春歲月
來濟州已是中(年)廣(闊)人
有太多留不住的歲月忽倏而去....
一到龍頭岩就看到了濟州島的石頭爺爺
我們的導遊金帥
馬上介紹了摸鼻子生男、摸耳朵生女、摸肚子發財、摸肩膀健康的祈福指南
同行的行動派馬上施展老樹盤根
所有願望一次滿足
有兩個東西很吸睛
但來不及嚐試
所謂的甘蔗冰淇淋
沒有甘蔗,甜桶杯製作成扭曲的油條狀
冰淇淋灌注其中
另一個則是生海鞘
由海女從海裡撈起來,生切片上桌
但同行者只願意試吃煮章魚
而我又不敢吃一整盤......
龍頭岩作為一個機場旁的景點
我想在行程安排上通常都是第一站前往
而景點的自然資源上
是火成岩露出的海蝕平台
象形的岩石
人文資源有海女
再加上規劃了海鮮、賣店、餐廳、停車場.....
解說牌有中英日韓4語
基本上該有的好像都不缺了
這個點我沒有跑去廁所視察
不知道設備及清潔維持的如何?
也許這個景點不大
沒有令人驚訝的景緻
但交通的便利性及濟州島的重要元素一應俱全
又有碧海藍天
算是在旅遊過程中非常好排入行程的點
如果以南竿景點來比方
非常像88坑道的交通區位
可以當開胃小菜
也可以當結尾的小點...
短短的臨海步道
剛好舒展一下筋骨
領略或回味行程的美好!!
其實在濟州島的三餐有點乏善可陳
都是吃到飽的泡菜
主食沒有很令人驚豔
在回來約莫一個月的今天
沒有任何特殊的印象可以讓我想要紀錄
下午前往濟州大學
是師大地理與該校歷史系的交流活動
師大學生用影片和英語簡報做台灣的介紹
濟州大學則介紹濟州
但是我對不起認真的學生們
我還在補充昨晚欠的睡眠時數
錯過了好多好多精采內容
老師千萬不要叫我罰站...
中場之後
學生們去參觀濟州大學
老人們則和濟州研究院交流地質公園的推動經驗
本團由林俊全老師出馬呈現台灣地質公園網絡的推動結果
濟州研究院則對濟州國立公園的推動做了介紹
由於地質公園強調居民參與的概念
所以在國立公園的範圍擴大的前置作業中
與居民的公聽會及交流是推動中重要的步驟
由於濟州是特別自治道
所以不管是世界遺產、世界地質公園...
都由自治道政府主導推動
比較沒有行政區間的競合問題
其實吃的最豐富的一餐
就是第一天晚上的黑豬肉烤肉
運氣很好,到達的這一天是最冷的一天
而且接下來都天天風和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