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再談補助案的辦理
目前分類:十年猶在海角夢 (9)
- Nov 01 Sun 2020 11:57
有關馬祖的特色建築風貌補助計畫(5)
- Oct 31 Sat 2020 18:13
有關馬祖的特色建築風貌補助計畫(4)
大概描述了一下民居的特色
- Oct 27 Tue 2020 08:37
有關馬祖的特色建築風貌補助計畫(3)
補助計畫推動時
造成早期的傳統建築內是沒有浴廁的
二樓更不可能有套房
當初在牛角(復興)村第一次的傳統建築的維護工程
木構的建築在建造時上樑是重要的工程及儀式
而大木的材料維護、保養決定了房屋主結構的安全與年限
在下方的木承板開上幾道天窗採光
這是閩東建築的標配
依房屋的設計區分為兩大類型
一為五脊四坡
壓瓦石是因應馬祖地區冬季狂野的東北季風肆虐
為確保屋瓦的安全發展出的建築特色
木窗木門
其實當地的木門窗十分簡樸
一般民居幾乎沒有什麼裝飾
僅有少數建築會出現美人靠的設計
為了採光會運用玻璃結合木門窗
另外在一些小細節上
如香插、落水
會運用蓮花、書卷、魚...等有特殊涵義的圖騰來做造形
也會配合寵物的需求在大門旁設計進出的通道
門楣用石刻留下圖案
當然在兩岸對峙時期留下的軍事標語、公佈欄等
也是前線聚落特有的風景
下一篇會介紹一下馬祖的幾個聚落
再開始回憶補助案執行過程中的苦
- Oct 25 Sun 2020 13:40
有關馬祖的特色建築風貌補助計畫(2)
- 維持閩東建築外觀特色,以尺寸計算補助經費,設定上限
- 尊重專業,酌予補助設計監造費用,導入建築師等專業人士協助
- 尊重屋主私有權力,房屋量體回規建築法規規範,屋內構造要求符合安全
- 補助要點以契約簽訂,以避免民眾宕延施工,無法管控補助期程
- 專人負責,協助申請人循相關規定向各機關申辦各種行政程序,免除因法規煩瑣致申請案半道夭折
- Oct 24 Sat 2020 09:07
有關馬祖的特色建築風貌補助計畫(1)
這個案子是我有機會來到馬祖的起因
- 由上而下
- 建物土地產權私有且複雜
- 復舊如舊
- 規定不明,鄉愿
- 滾動式管理
- Oct 20 Tue 2020 09:49
我在馬祖的日子
我一直想讓自己這一系列的文章有一點條理
結果反倒讓自己一點進度都沒有
既然如此
不如談談在這裡十年
自己印象最深的幾件事
再由這幾件事談起
談談這些事的成功與失敗
還有自己以為的原因
和目前的困境
來到馬祖我印象深刻的事件依序臚列如下
- 馬祖地區特色建築補助計畫
- 媽祖宗教文化園區開發
- 軍事據點活化經營
- 星級觀光旅館促參案
- 馬祖地質公園推動
- 馬祖觀光開放25周年暨馬祖國家風景區成立20周年紀念
-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申設
- 南竿北竿莒光東引無人島礁都市計畫通檢及專案變更相關
- 機39土地價購及徵收
- 關於藍眼淚、燕鷗、梅花鹿及雌光螢
- 山海一家促參案
-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發展
其他比較瑣碎的工作就等想到再寫
有關預算、發展計畫這些很難說得清想得明白的故事
可能就未必足為外人道哉
今天先由老屋改建談起
有些錯漏或不足之處
或者年久失憶
或者未及親身參與
諸位賢達可以給與指教
完整整個未成的聚落保存
- Sep 17 Thu 2020 14:30
關於我知道的馬祖
到了馬祖
才知道馬祖不叫馬祖
除了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外
並沒有冠以"馬祖"的行政機關~
看了多方資料,整理了馬祖的區位及歷史
馬祖,它的正式行政區名稱為"福建省連江縣"。
是的,它和對岸的連江縣同名,而在民國38年(1949)年之後,它所轄管的島礁數目是有所變化的。
39年12月成立馬祖行政公署設有南竿、北竿、白肯、東湧、四霜、西洋、浮鷹及岱山等8區,
而42年7月13日,西洋、浮鷹及四霜陷共。
一開始在南北竿設連江縣、東湧設羅源縣、白肯設長樂縣,而到45年長樂、羅源由連江縣託管,
自此馬祖列島涵括東引、南竿、北竿及莒光四個鄉,共36個島礁,
在時代的浪潮中淘選浮現,繼明鄭時期的金門,在二戰後的冷戰時期成為西太平洋島鏈的第一道防線。
馬祖位於臺灣西北方的臺灣海峽上,列島北起東引鄉北岸(26度23分);
南到莒光鄉林拗嶼南岸(北緯25度56分);
極東東引鄉世尾山東岸(東經120度30分);
極西為南竿鄉津沙村西岸(東經119度54分)。
距離臺灣島114海里、離金門152海浬、澎湖180海里與閩江口相距約15公里,
離福建北茭半島約9.25公里。
列島的陸域面積為29.6平方公里,全縣各島海岸線總長為 138公里。
南竿、北竿、東莒、西莒、東引、亮島、高登、大坵、小坵還有許多無人島嶼,
形成東西窄、南北狹長的地形。其中南竿是第一大島,
也是馬祖的政經文教中心,過去即被譽為上天灑在閩江口的一串珍珠。
相傳宋時,福建省興化府莆田縣湄州島東螺村,漁民林愿之六女默娘,
秉性嫻淑,事親至孝。某日父出海捕魚,不幸遇風罹難,默娘痛不欲生,
乃投海尋父,卒負父屍漂流至南竿島。鄉人感其孝行,厚葬立廟祭祀,尊稱為媽祖,並以其名作為列島總名以示紀念。
至於「媽祖」如何變成「馬祖」,普遍則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為避媽祖名諱,乃改為「馬祖」,
另一說則是軍管時期,軍方認為「媽祖」無法突顯出戰地前線精神,故去「女」字邊,增加剛猛之氣。
馬祖發現最古老的考古遺址為連江縣政府與中研院合作,於亮島挖掘出新石器時代人骨(距今約8300-7900多年前)的「亮島島尾一號遺址」,
而發現之人骨命名為「亮島人」。而研究團隊亦於「亮島島尾二號遺址」發現史前貝塚。
另東莒熾坪隴遺址出現鑑定為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南竿、東引等地也曾採集到宋、元時期的生活用品,如陶、貝等,
具體的事蹟則記錄在南竿仁愛村(昔稱鐵板)大王宮,石碑上寫著「林酉才喜捨中統鈔二十貫」,
中統鈔是元世祖時流通的貨幣,由此推斷南竿當時已有聚落形成。
清嘉慶年間,連江縣居民看中馬祖島嶼豐富的漁產資源,離鄉背井移民於此,
民國初年又一波移民自福建長樂縣渡海定居,為便於捕漁作業,
以灣澳為原點,發展出一澳一村的聚落模式,也為島上帶來閩東文化及信仰。
後來切斷與大陸的臍帶,馬祖地區在原來文化架構下遂逐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特色。
關於馬祖的一切,我十年來的認識,再一點一點慢慢談下去~
- Sep 11 Fri 2020 11:04
開始一段奇幻生涯
要怎麼描述99年離開高雄來到馬祖的過程?
開始工作時
台南、花蓮、霧峰、高雄
其實是一步一步往老家調任
當在學校工作了5年
煩燥成為日常
下一步變成了一個必然出現的問題
時機到來
可以向南走
或是向北行
當初在風景區管理處的工作經驗
讓自己決定來到國之北疆-馬祖
中華民國99年4月26日
在春季來到馬祖
一個聽不懂方言的東海島嶼
往北去
是老婆不曾踏足的故鄉
而當時
岳母仍身強體健
不急著回家鄉看看
而十年真的生死兩茫茫
很多的人事物
悄悄的堅持的轉變
兒子也由8歲長到18歲
生命是如此倉促
一轉眼 看到的熟悉俱已異於往昔~
也許今天只能感歎時光的無情
關於馬祖、關於工作
要用另外的文字慢慢描述
十年
由立榮Dash 8的56人座飛機搭到現在的72人座
當年的一天6班到現在一天9、10班班機
台馬輪也換成了台馬之星
島際交通更是一批又一批新船汰換
這十年來關於自己參與過的往事
記得的想到的
慢慢寫下馬祖的轉變與不變
也讓自己不忘初心~
- Aug 11 Tue 2020 16:31
寫在開頭
回頭寫部落格
十年
差不多到了一個階段
從40歲到50歲
小孩從1個到3個
在財務上沒有進展
在健康上一路剝落
在智慧上沒有長進
在工作上又見瓶頸
在學習上不復往日
人
重新看看自己
這十年來的點點滴滴
從來到馬祖
談談我認識的馬祖
和我以為的現實中的馬祖
最後談談我期待未來的馬祖
也許可以重新找回方向
今天開始
至少兩天一篇
釐清自己的盲點
也算是一種學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