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defined

不管是小學或是訓詁
對我這個"理工男"而言(純粹增加點擊率)
只是高中國文課本裡的考試內容
知其名而莫知其妙~

從四喜憂國、少年大頭春、我妹妹、說謊的信徒、沒有人寫信給上校、城邦暴力集團、小說稗類
到近年的春燈公子、戰夏陽、一葉秋、聆聽父親、大唐李白(沒看完)...等
看張大春的書
總是讓我對"故事"、"文字"有新的認識
不管是魔幻寫實,或是穿鑿附會
對於文字的使用
總是看似平常但總出人意表

這幾年常用一種引子-本文-結語的敘述方式
這種刻意模仿說書人的敘述
讓我這個魏龍豪吳兆南的相聲迷
有一種莫名的懷念

故事未必是真
但是配一段似乎有關的故事
也許是內容,也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諧趣
然後叨叨絮絮的把"相關"的字義、源流、轉變一骨腦兒的塞進來
坦白說
像我這種分不清甲骨文金文大小篆
更不懂什麼是聲符什麼是象形意表符號的
那個象形指示會意形聲轉注假借...
基本上全部被時光借走了....
看這本書
變成是純粹的腦力激盪~
而心裡反覆出現是唐婉當年和陸游釵頭鳳的那三字
"難!難!難!"

當白話文變成主流
當年推敲"逸馬殺犬於道"的歐陽修等文人日少
一些罕見字的運用也日見稀少
像醪、酊、酤、酲、醁、醅、酎、酡....
除了乾杯
連喝酒也只剩勇武的划拳
昔年的酒令等文人的文字遊戲
也不復再見....
文字的壽命幾何?
在這不知道多少倍速的時代
似乎也能見到盡頭~

見字如來
對浸淫在文字中的大春老師如此
而對我這種讀書不求甚解的人而言
見字雖不至於成愁
卻成了知見障(明明不是這樣用...)....
 

 

 

arrow
arrow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