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的遊記一直拖到七月底才動筆
言規正傳之分隔線
- 2009年11月 香港地質公園正式成為中國國家地質公園成員,定名為香港國家地質公園。
- 2011年9月 香港國家地質公園獲接納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成員,更名為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 2015年 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成功通過中評估,繼續成為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這個新標識的創立,香港地質公園於2015年11月17日更名為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 為什麼香港能建立地質公園?
- 在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的單一邊界內,遍布西貢的六角形岩柱已被確定具有國際地質價值。新界東北地區則擁有不同地質時期形成的沉積岩,展現完整的香港地質史;
- 地質公園景區範圍受到法例保護;
- 地質公園獲得香港市民、社區、非政府組織和其他持分者廣泛支持;
- 香港具備相對上豐富的自然保育和科普經驗;
- 位於地質公園內的生態和文化遺產能增加遊客的旅遊體驗;
- 社區積極參與村落活化和地質公園的發展。
- 建立地質公園對香港有何意義?
- 加強地質保育及提高公眾的保育意識;
- 推動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 促成自然保育團體和社區之間互利的參與模式;
- 加強地質公園的國際形象,改善自然旅遊的質素和多元性;
- 增加遊客和本地居民的郊遊樂趣;
- 普及地球科學知識,宣傳地質遺產與自然和文化遺產等各方面的關係;
- 鼓勵社區參與地質公園的自然保育及可持續發展,並改善其生計,以及保存自然和傳統價值;
- 加強地質公園的國際聯繫,並作為東西方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之間的交流平台。
- 香港地質公園有哪些主要特點?
- 地質公園與市區近在咫尺,地質遺跡豐富多樣並集中;
- 所有地質景區均受法例保護;
- 香港具備管理和規劃保護區的豐富經驗;
- 生態環境和野生生物多樣化,並擁有鞏固的生態學研究基礎和推廣自然保育的廣泛經驗;
- 地區人士的普遍支持及積極參與。
- 在多方面而言,香港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城市,不僅在於繁華都市與廣闊的自然地區如此靠近和對比鮮明,受到良好保護和管理的郊野公園能提供充裕的康樂活動空間,由此提升我們的生活素質,為香港締造綠色環境。香港地質公園建基於成功的郊野公園制度上,不但為本地的自然保育領域帶來新動力,亦是推廣科普的重要平台。
- 地質公園是一個新興保育概念,雖然少數人認為建立地質公園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但事實上剛好相反:
- 香港地質公園是一個由地質景區和周邊睦鄰地區組成的單元體,其中受到《郊野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條例》等法例保護的八個景區佔地約50平方公里。
- 香港地質公園以自然保育和教育為目的,因此不會容許在任何景區興建可能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的不必要的設施。
- 香港地質公園的格局
- 香港地質公園是一個由地質景區和周邊睦鄰地區組成的單元體,其中受到《郊野公園條例》及《海岸公園條例》等法例保護的八個景區佔地約50平方公里。
- 一個公園兩個園區八個景區
一個公園 | 兩個園區 | 八個景區 | |
香港地質公園 | 1.西貢火山岩園區 展示了世界罕有的六角形岩柱 |
糧船灣景區 | 果洲群島景區 |
橋咀洲景區 | 甕缸群島景區 | ||
2.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 展示了香港自4億年來形成的 多種沉積岩 |
黃竹角咀 赤洲景區 |
赤門景區 | |
印洲塘景區 | 東平洲景區 |
(以上資料由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網站摘錄)
基本上
第一天的行程是在新界東北積岩區活動
所謂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對我來說
看"地質"是3成
看"地質公園"也3成
看"地質公園經營管理"再3成
另外一成就讓老天爺的旨意來啟萌吧~
行程的部份
我會就看到的部份做一些紀錄
也許要以再整理出一些問題
到時可以再請教香港地質公園的同仁
也許又可以偷學到一些東西
不記得原訂行程是什麼
總之大大的一團近7、80人
一個出關前前後後拖到10點多
再搭遊覽車從機場到碼頭
已經要11點半了
上了船
開始了充實的兩天行程
這回在林老師安排下
馬祖幾個協會都派員參加
希望大家在這次的行程中
能對"地質公園"有多一點的認識
人員滿滿的
分別搭乘兩艘船
在船上為我們解說的
去年11月有到馬祖來參訪
香港地質公園的導賞員有分級認證制度
- 初級地質公園導賞員(B2G)
- 導遊在修畢基礎╱ 認可地質旅遊課程( 或同等課程)之後,應已了解香港地質公園各景點的基本知識及遊覽守則的內容, 特別是安全要求及地質保育, 並有能力提供達滿意水平的地質導賞服務。
- 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R2G)
- 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提倡訂立更高的地質公園導賞員水平,並據此頒授認可資格,藉以鼓勵已接受基礎培訓的導賞員增進地質、生物及文化方面的知識、了解香港地質公園的規劃及管理原則,並提升外語表達技巧,由此提供質素更高的導遊服務( 特別是給予外國遊客的服務)。通過評審的導賞員會成為「準地質公園導賞員」,待六個月試用期後,才會獲確認為「獲推薦地質公園導賞員」,並須每兩年接受一次重新評審, 以延續其資格。
- 認可地質公園導賞員(A2G)
- 為保持地質導賞團的水平、地質公園導賞員的質素和香港地質公園的國際形象,香港旅遊業議會( 下稱「議會」)通過推行「地質公園導賞員核證制度」,以提高地質公園導賞員的水平;同時,只有由獲認證導賞員接待的地質旅遊團才可確認為優質地質導賞團。由議會核證的地質公園導賞員稱為「認可地質公園導賞員」, 並須每三年接受一次重新評審, 以延續其資格。
這次配合我們到訪
目前僅有兩位的"認可地質公園導賞員(A2G)"全員出動
一船配置一人
全程為我們提供深入淺出的解說
從馬料水出發這一路
是赤門海峽
當天導賞員有解說很多
也放了一部香港地質公園的音樂影片
可是相隔兩個月
很多細節已經隨風而去
經查維基百科
簡述如下
"赤門(英文:Tolo Channel,又名赤門海峽或吐露海峽)是香港海峽之一
位於船灣淡水湖東南岸及西貢西北岸之間
海峽東北端連接大赤門
西南端則連接吐露港
該海峽跟大赤門是南中國海與吐露港以間唯一的連接水道。
赤門在香港地理上有獨特之處
因其北岸的岩石屬沉積岩
但其南岸的岩石卻屬火成岩"
很多人擔心會暈船
但這片海域根本是內海....
無風無浪
不久
船過三門仔村
這地方的解說我有記得
但維基還是寫的比較好
"三門仔村為一條歷史悠久的漁村
原本位於白沙頭東部近白排角
昔日白沙頭洲和伯公咀之間有兩個小島(東頭洲和一未命名小島)
形成三道小水道
連接船灣和赤門
因此名為三門仔。
1960年代政府興建船灣淡水湖
村民便遷居現址鹽田仔
在1965年重新開村
也把三門仔的地名轉移了過來
現名三門仔漁民新村。"
英國人為解決香港的儲水問題
興建船灣淡水湖
堤壩成為自行車道
如何解決堤壩及地層滲漏
避免儲水流失及鹽化
當初的工程地質資料應該提供了大量的資訊
作為地質公園的基礎資料
(待續未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