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旅人必達-以前的上下竿塘到現在的南北竿
馬祖不大,但因為天候、地形及因緣際會,擁有南北竿兩個航空站。一般人的馬祖印象,幾乎是南北竿了。南北竿是人口集中的區塊,近年來地景改變很快。大地旅遊的旅人們,來到南北竿這兩個在民國38年前都不引人注意的島嶼要怎麼樣安排旅遊路線呢?看什麼?聽什麼?玩什麼?筆者用不同的時間尺度來帶領各位走過上下竿塘。
一、南竿
南竿的西半部,有一條沿著海岸線的車道,綠樹成蔭,沿路處處是景點。若有一整天時間,建議沿著下面的路線慢慢走,島不大,一整天剛剛好你可以漫步其中:
北海坑道(南竿遊客中心)→鐵板沙灘→津仁步道(鐵堡)→津沙村→勝天公園→馬祖村→四維村
囿於篇幅,本文僅就南竿遊客中心周邊景點詳細介紹。
南竿遊客中心是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南竿的服務據點,旅程由此開始。你需要的旅遊資訊、簡介影片都可以在這裡索取。附近有北海坑道及大漢據點兩個景點可以深入探訪,繞過官帽山即可串接上列的旅遊動線到仁愛村。
讓我們以旅遊的『A、B、C』觀點來看看大漢據點和北海坑道:
把時間尺度縮小,看看戰地政務期間的馬祖,可以發現到人文部份(C)的特色;民國38年以後到馬管處進駐前,北海遊憩區這個區塊全部是軍方在使用。因為立身為反共抗俄的第一線,若要扼守台海建立復興基地就要守住馬祖列島,於是每個岬角都有據點。
大漢據點位於南竿南方的鐵板海岸線上,所有架構都是基於軍事需求的設計,與莒光島、33、46等據點控鎖著鐵板及梅石澳,形成嚴密封鎖網,控制莒光方向水道,戰略地位相當重要。民國64年,國軍基於作戰任務需要,由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挖掘坑道。當時設備簡陋,除用炸藥爆破外,其餘均靠人力一寸一土敲打與搬運而成,並於民國65年3月29日竣工。據點共分3層,最上層為軍方連部;第2層設有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最下層設有4座90高砲陣地、簡報室、中山室、庫房、儲藏室等空間。坑道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主坑道長150公尺,支坑道長為80公尺,合計230公尺。
民國58年1月,國軍基於攻防一體之戰略指導與作戰任務需要,在南竿、北竿、西莒與東引開鑿可供登陸小艇使用之坑道碼頭,藉以保持戰力於九地之下,並將此案定名為「北海案」作戰工程。當年,馬祖防衛司令部先後出動了兩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和1個傾卸車連,編成3組,日夜不停趕工,歷時兩年四個月,於民國60年5月完工。那時的工程技術及器械遠不如現在發達,要在堅硬的花崗岩鑿出坑道,除了炸藥之外,只能靠一鎬一斧的人力,工程極為艱鉅。炸藥爆破後現場煙霧瀰漫,工兵戴著口罩勉強施作, 10分鐘就得換班。為了這條坑道,不知犧牲了多少官兵的寶貴生命,著著實實的是一鑿一斧都是官兵的鮮血與汗水。這座被譽為「鬼斧神工」的地下碼頭坑道,有著無比悲壯的神秘色彩。南竿北海坑道是馬祖最被推崇的戰地景觀,位於仁愛村附近一處澳口,外觀平凡,但進入坑道內才發現,整個坑道充滿詭譎而神秘的氣氛,工程之雄偉,別有洞天。這座「井」字造型的坑道,高度為18公尺、寬度10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水道640公尺、漲潮時水位為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坑道內部可以停泊120艘小艇又被譽為「地下碼頭」。沿著步道繞行一週,全程約為30分鐘。軍中強調「人定勝天」,而若以歷史的後鑑之明來看『北海案』,「人定順天」才是不變的王道。計畫執行之初莒光北海案在岩體品質不佳的情形下終止,開鑿失敗;而南竿的北海坑道在完工後,因興建完工高度18公尺的水道出入口嚴重淤積,登陸小艇無法進出坑道,致其無法達成藏兵於九地之下的功能。施工前未進行先期調查,洋流、潮汐、波浪等基礎資料付之闕如,只能任其在往後的數十年間淹沒於荒煙漫草之中。一直到戰地政務解除,確立觀光立縣,才再度出現在世人的眼中。
接下來我們放大時間尺度,用地質年代來看非生物部分(A);若以地質年代的觀點來看大漢據點及北海坑道所在位置,對照現有的工程設施,我們又會看到什麼?白沙花崗岩、東莒角礫岩、西莒凝灰岩及官帽山剪切帶,立馬由人文(C)切換到非生物(A),相信大部份的人已經打算把書闔上了,BUT(人生最厲害的就是BUT!!)過去是真切的影響著此刻,給筆者一個機會帶大家看看數百萬年前的地質活動,與現在的我們之間的因果?事件的時間很悠長,但是它是相當平和而緩慢。
首先看看量體最大的花崗岩,花崗岩是火成岩中的深成岩,是在地底深處慢慢冷卻生成,岩體中可以看到結晶顆粒。一般我們稱花崗岩是酸性深成岩,什麼是酸性?PH值嗎?當然不是。在岩石學中的酸性、中性、基性與超基性,是依照岩體中SiO2的比例來區分。當二氧化矽的比例超過66%,稱為酸性火成岩,岩石中會有很多的石英和長石系列的礦物。冷卻的速度愈慢,岩石中的礦物晶體會愈大顆。在百萬年之後,由地底深處經由造山運動推到地表,在海水及季風的雕塑下,形成了陡峭的海崖。花崗岩本身又重又硬,仁愛村這裡岩體十分完整,在坑道及崖壁上,大家可以仔細找找看,隔多遠可以發現一道破裂面?你會發現這裡和台灣的看到的沈積岩層不同,沒有一層層的層狀結構,岩體看起來根本是一整塊好好的,這是數億年前形成的大地素材-白沙花崗岩。這恰恰是得以完成南竿北海坑道及大漢據點的關鍵成功因素,岩石本身強度足夠,破裂面又少,方能成就這個『鬼斧神工、蓋世之作』的洞裡乾坤。
讀者會問:『剛剛不是提了破裂面?為什麼又扯到沈積岩的層狀結構?這又和破裂面有什麼關係?』
一般在地質學上破裂面有兩大類:節理和斷層。節理為岩石或岩層的天然破裂面,與斷層的差別是在破裂面兩側的岩石並未沿著破裂面發生過相對的移位。簡單的說,石頭會掉下來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斷掉了」。為什麼會斷掉?一是岩體本身太軟弱,地心引力就可以讓它們毫不猶豫的分手,石頭通常都很堅強,但是層狀結構-地質學上稱之為層理(stratification),讓彼此間關係薄弱,破壞岩體強度。另一種則是破裂面的存在,讓石頭不再團結在一起。但仁愛這兒的白沙花崗岩堅強的團結在一起,所以北海坑道及大漢據點在數十年後依然完好的呈現在我們眼前。
再認真看一下大漢據點的砲口與入口處的石頭有何不同?是的!有很多蜂窩狀的結構。為什麼只有這裡有蜂窩狀結構?當風、浪等外部條件都一致時,岩石本質的不同就是造成差異的原因。出了砲口,這一部份是南竿僅有的西莒凝灰岩,有別於花崗岩的堅硬,凝灰岩在地表生成(火山碎屑岩的一種,其組成的火山碎屑物質有50%以上的顆粒直徑小於2毫米的火山塵和火山灰壓實固結而成,成分主要是火山灰,外貌疏鬆多孔,粗糙,有層理,顏色多樣),形成時沒有受到強大的壓力,結構鬆散軟弱,於是乎同樣的風浪打的它坑坑疤疤。
接下來順著路往仁愛村走去。仁愛舊名「鐵板」,是一塊在沃口中的岩石,為早年村中蓋閩東建築的主要建材。它不是花崗岩,本身可以用柴刀修整形狀。而仁愛沙灘的砂粒,是觀察周遭岩石主要礦物成分的好地方。
津沙舊名金沙,村落由澳底發展到東西邊山。村中有很多建築是「青石」所砌,但當地並沒有青石,從何而來?津沙聚落的地理位置和這些建築又有什麼關係?時空可要瞬間拉到五口通商的時代才能一探究竟。而旁邊的津沙水庫、55據點又會把你推入冷戰時期的當下。
前行到馬祖村,時光又跳躍入宋朝。靈穴中記錄著有關媽祖信仰的點滴,亦是馬祖列島得名的由來。往前方望去,退潮時你可以隱約在沃口南側看到一道石堤,那裏紀錄了林義和領軍的過去;而沙灘上的登陸艇又將你拎到了冷戰時期。目光轉向門前山,巨大的媽祖巨石神像腳下密佈著祈福坑道,它其實是早年軍方聯絡各據點的地下坑道。不同於仁愛在花崗岩層的軍事設施,門前山的表土層不厚,是靠水泥襯砌才是讓坑道得以穩固和依靠。繼續前行經科蹄沃來到四維,這個因為水上人家-『蜑民』所留下的地名,於是乎時間又飄到了... ...
剛剛走過的歷史,有時代的偶然,也有地理和地質上的必然。用不同的尺度來觀察,南竿會帶給你更多不同的感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