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東引的地景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伍、反共救國軍,已經連在一起的東引

東引偏處馬祖列島的東北端,也是台澎金馬的最北端,以東引及西引兩大島為主,總面積4.4平方公里,位處台灣基隆西北方約100海浬。全鄉地勢高聳陡峭,是馬祖唯一沒有沙灘的島嶼,海蝕地質景觀豐富,漁產貝類資源豐沛,生態植物繁多,更是黑尾鷗繁殖世界紀錄的最南端。東引及西引兩島已因國軍築路造堤而連為一體,島上軍事哨點密集,至今東引仍鎮守馬祖列島北疆,具重要戰略地位,戰地色彩仍濃。

 

R0027160.JPG

R0027169.JPG

R0027181.JPG

R0027183.JPG

R0027184.JPG

R0027206.JPG

R0027226.JPG

 

 

 

 

 

 

 

 

 

 

 

 

 

 

 

 

東引昔稱東湧,因島周水深,急流洶湧,故而得名;民國45年更名為東引,並正式設鄉。據民間傳說,很早以前,福州東北方海面,一夜之間湧現一座小島,無以為名,遂名之「東湧島」。其實,在馬祖列島中,東引海域最深,船隻從南竿駛向東引,過了亮島(俗稱浪島),湧浪便轉大,因此,古人才以「湧」來稱呼。東引「水深潮暢、群礁拱抱」是磯釣者的天堂,即便寒冬釣魚也甘之如飴。此地更是保育鳥類黑尾鷗的故鄉。而國定古蹟東湧燈塔則是人文愛好者懸念的景點。一線天、燕秀潮音等自然天險令人讚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安東坑道及處處可見的軍營、碉堡、哨站,還有著迷彩服的阿兵哥,無一不為東引增添特殊的戰地風情。東引到南竿約2.5小時的航程,目前一天只有一個航次。如果你時間不多,又不打算去馬祖其他的島嶼,由基隆搭夜航直達東引,隔天中午再搭航回基隆,也是另一種選擇。而東引的大地旅遊,可以配合重要景點走:

R0027154.JPG

 

中柱港→東引燈塔→烈女義坑→一線天→安東坑道→燕秀潮音→感恩亭→國之北疆→三山據點

R0027327.JPG

R0027329.JPG

R0027356.JPG

R0027447.JPG

R0027451.JPG

東引大地旅遊,鎖定感恩亭、國之北彊與三山據點來深入導覽。東引原本不是一個島,而是東引與西引兩個島組成,過去兩島間有一座礁岩,名為中柱島,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的海中礁島,距西引約有兩百公尺的距離。當連接兩島的堤防還未建立時,大退潮時可從東引經過中柱島,涉水步行至西引。民國64年,先築起介石橋連接東引與中柱,11年後再完成連往西引的道路。路中有座高於路面的感恩亭,經過時,遠遠還能看見蔣經國銅像坐在亭內。中柱島現已不見島的蹤影,以「中柱堤道」形容更為貼切。如今這條筆直大道成為最適合漫步其間,欣賞黃昏時中柱港海面夕陽餘暉、日輪沉入海中的觀景去處。島上感恩亭內故總統 蔣經國先生之塑像巍然面南端坐,「親切自然,奉獻犧牲」代表其一生為國付出之精神。登上感恩亭可綜覽東、西引360°全景,海面視野遼闊,夏季波光粼粼,冬季時海風淒冷,各有不同感受。

R0027420.JPG

R0027426.JPG

這個串連中柱島連接東西引的堤道,又是一個「人定勝天」的代表作。這個堤道的主要有兩大好處:一是東西引間的交通不再受天候影響,二是中柱港的水域靜穩度增加。另外有幾個可察覺的影響不知道是好是壞:一是原來東西引間水道是迴遊魚類的通行道;二是堤道封阻後,海水流動方面的變化;三是海水淡化廠的廢水排入中柱港內。這幾個因子對原本是漁舟雲集的東引-橫山(亮島)漁場有何影響?須待長期持續觀察。此外發生在塘岐后沃間的經濟聚集效應,在東西引間更明顯:目前的東引有中柳、樂華兩村,西引僅剩一個服務營區的三家村,而沒有獨立的行政區。

R0027517.JPG

東引主要是由東引閃長岩組成,依結晶顆粒大小的不同,可區分成粗粒長石斑晶閃長岩及細粒長石班晶閃長岩,兩者間礦物成份一致,但其中結晶大小不同。西引后澳的海蝕地形相當豐富,有海蝕洞、海蝕門與海蝕柱等,是觀賞海蝕地形的最佳去處之一。海蝕洞的形成,是由於突出海中的岬角被海水沿著破碎的節理或岩層中較軟的部分,日積月累地侵蝕,崖壁被掏挖而成。若侵蝕作用繼續進行,海蝕洞被侵蝕穿透,則形成海蝕門。若海蝕門的門頂無法支撐而坍塌,或岬角的中段被侵蝕崩落,使前端岩塊與陸地分開,便形成孤立在海中的岩柱─海蝕柱。

位在西引西北角,上門流北方的礁石群,本鄉民眾稱之為「羅漢坪笨」。所謂「坪笨」者,指的是該處兼具平坦礁石、海蝕溝及海蝕柱地形。從海上向該處礁石群遠眺,海蝕柱林立,狀如「十八羅漢」排列,栩栩如生,民眾又稱「羅漢柱」,因而得名。三色石是其中重要地標,可以明顯發現岩石的色澤有顯著的不同,有一種說法「三色石」分屬三種不同的岩性,由上而下依序是閃長岩、花崗岩、輝長岩,但相關的成因及年代,均尚待研究及分析。

R0027404.JPG

R0027396.JPG

R0027394.JPG

R0027513.JPG

三三據點命名由來是因為早年東引指揮部因為軍事需要,從最東邊的世尾山開始命名為「一號高地」,最後到西引的最西邊高地為33號高地。三三據點的位置就是位於當地人稱之為「西鼻」據點位置,也是東引防區位置最西的據點。由於軍方的錯誤刻石,現也稱「三山據點」。早年島上的戰力佈置,海岸線五步一崗、十步一哨,每一處的岬角都成為軍事經營重點,結合海蝕地景,規劃成為堅強的防禦基地。東引在開放觀光後,由於三三據點位於岬角之上,周邊的海域可以一覽無遺,視野絕佳,成為遊客必訪的景點之一。三山據點擁有不受澳口地形限制的觀景好視野,除了可以回望中柱港,天氣晴朗時,還可以遠眺亮島、南北竿及大陸沿海島嶼。尤其夕陽餘暉、漁舟點點的傍晚時分佇立山頭上,最令人留戀不已。 M1A1式山砲功成身退後,三山據點上目光所及的火砲武器已由M1—40公厘防空機關砲所取代。曾經搭乘過海軍補給艦的人,對這款火砲應該感到很熟悉,沒錯,隨著中字號軍艦相繼除役後,機關砲已經從海上移到陸上,成為了現在三山據點的重要火力骨幹。 而在三山據點下方岬角,可以看到類似澎湖玄武岩的柱狀節理,仔細看,和澎湖的六角柱好像有點不一樣,其實柱狀節理是火山岩一項特有的景觀。岩漿噴出地表或貫入岩層後,溫度逐漸降低,岩體因冷卻收縮而成柱狀節理。這些龜裂而成之多邊形柱狀節理與泥質沈積物受日曬而成之龜裂有異曲同工之處。泥裂之形成導因於表層脫水收縮,而火成岩多邊形柱狀節理則起因於凝固前後之冷卻收縮。均質熔岩各方可能產生相同程度之收縮,而形成六角狀裂隙節理。這種冷凝收縮龜裂一旦於岩體中某一處形成,則將迅速擴展至整個層面,並自冷卻面向內進行,終致形成一系列之柱狀節理。除了理想化的六方柱狀節理外,尚有三、四、五和八面柱體形等。 三山據點的柱狀節理仍以閃長岩為主體,而不是澎湖常見的柱狀玄武岩,這個火山活動和西引島的形成,又是個一億多年前的地質故事了。

R0027380.JPG

R0027372.JPG

R0027377.JPG

文章標籤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引地圖

東引路線  

夏天了
坑道裡冬暖夏涼
大家一起來練身體~

安東坑道  

(照片是年初拍的,大家都還包的緊緊的)

安東坑道的入口
探探頭就會讓人考慮要不要往下走
R0016962

為了一探究竟
一群人往下前進~

SAM_0260  

這個又深又長的坑道
千萬你要慢慢走~
這坑道多少度?
換算之後是多少%?
這個問題的答案會讓你非常訝異~

SAM_0294_Q  

當初怎麼樣在堅硬的岩石中去打出
在現在的坑道上
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R0017002  

想當年前線官兵弟兄又鑽又炸
一車一車出碴
不知道兩三年和石頭為伍的日子
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回憶?

SAM_0263 

坑道提供了一大片的岩體裸露面
岩石礦物的觀察、破裂面(節理、不連續面)的觀察
可以由這些現象去反推各種可能的成因
其實是另一種頭腦體操~

SAM_0280  

SAM_0287  

安東坑道以前有駐軍、駐軍有養豬
現在豬圈夏天有不少黑尾鷗~

R0016970   

R0016976  

進坑道千萬安靜
黑尾鷗易受聲響驚擾
尊重大自然,是參與生態旅遊的第一步~

文章標籤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東引地圖

東引路線  

在東引,我們乖乖的照路線走
下了船
去燕秀潮音


 

燕秀潮音為一處天然形成的濱海風洞,藉著谷底裂縫與大海相通,每日潮汐引發潮水灌進谷底,潮浪撞擊岩面引
發迴響,故名「潮音」。至於「燕秀」乃本地方言「燕巢」之意,由於本島海風強勁,燕子多無法在屋簷下築巢
,昔日都棲息在山谷中,國軍進駐後,常在附近舉行實彈演習,槍砲聲隆隆巨響,使得燕子飽受驚嚇,後來便不
在該處築巢。站在此谷的最高點,可360度欣賞四週的海崖、海灣、海岬及海蝕洞等多種不同景觀,尤其遠眺素
有「金花銀燭」美譽的「老鼠沙石林 」,更是美不勝收。區內有潮音亭及環谷步道,且遍佈保育類植物濱柃木及
海桐,來訪的旅客千萬別錯過。
                                                                                  資料來源:馬管處官方網站


 

這個在東引南面的景點

遠眺老鼠沙
西側的雙子礁和東側的老鼠沙
都是燕鷗的重要棲地(雙子礁正式劃設為燕鷗保護區)

從海上看過去
彷彿只是被海水侵蝕一道道海蝕溝的海崖
岩石的節理和看起來周遭沒什麼差別

但是如果我們是從島上看
這塊海崖是個環狀的峭壁
海水在下方的海蝕洞淘洗著
真不知道這奇特的"天井"是怎麼形成的?
這可不是石灰岩大理岩

這應該是個好問題!!

不知道多久之後
海蝕洞會變成顯礁~

步道繞著這個"天井"高高低低的走一遭
往內看往外看
都險峻異常~

往西看也可以看到遊客中心和北海坑道

其實原來燕秀大王是住這兒的
國軍進駐後
才搬了家
可是如今軍方也實施了精粹案
這五六十年的人事變化
說起來很大
說起來不短
偏偏又只是一代人的經歷...

從步道的最高處看涼亭
完全發覺不到中間的"天井"

一路上的植被也多為當地的原生種
一路上山
遠眺
再一路下山

潮音依舊
燕子和燕秀大王
卻都已不在這兒了~

文章標籤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東引地圖  

東引路線  

東引
在馬祖列島中
是很特別的

怎麼說特別?
先看一下相關位置圖

東引相關位置圖  

這個島可是離大陸有點遠
離南北竿、莒光也有點距離
所以在兩岸對峙的年代
也分屬不同的司令部
當初部隊撤退時
東引是浙江反共救國軍轉進駐紮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更詳細的資料~

為什麼這回又先從感恩亭(中柱島)開始介紹?

其實搭船到東引
第一個看到的就是這個連接東西引的長堤


東引原本不是一個島
而是東引與西引兩個島組成
過去兩島間有一座礁岩
名為中柱島,漲潮時就成為一座孤立的海中礁島
距離西引約有兩百公尺的距離
當連接兩島的堤防還未建立時
大退潮時可從東引經過中柱島
涉水步行至西引

島上感恩亭內故總統 蔣經國先生之塑像巍然面南端坐
「親切自然,奉獻犧牲」代表其一生為國付出之精神

登上感恩亭可綜覽東、西引360°全景
海面視野遼闊
夏季波光粼粼,冬季時海風淒冷
各有不同感受。

上面這兩段是交通部觀光局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官網的資料

而中柱島位於東西引間
因此自中柱島向四周環視可以一覽東西引兩島的地形與海岸邊顯著的海蝕地形
更可以由東西引不同的海蝕地景、節理等去了解兩個島之間的地形變化地表的植被變化也可以藉由遠距離觀察大範圍的情形

中柱島本身的岩體裸露面的風化侵蝕作用
也可以觀察風向對侵蝕作用的影響

2014-03-28 11.40.05 

中柱島在這一片白茫之中

P1040897  
中柱島旁的岩礁
你覺得像什麼?

P1040896  
眺看西引~

至於中柱島的長堤建起來
東西引的人口的變化
整個漁獲的變化
每個東引人都有親身的體驗可以講上一段長長的故事

當你來到東引
走過中柱島
你可以想一想聽一聽看一看
這一些變化
也許會讓你更了解我們周遭的環境!!

 

 

 

 

中柱島位於東西引間,因此自中柱島向四周環視可以一覽東西引兩島的地形與海岸邊顯著的海蝕地形

文章標籤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