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聽彈琴 (劉長卿)

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讀詩
我習慣用一種意象式的方式
如果用明確的文字描述
應該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過的

"…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
有造境,有寫境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劣。
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1)”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2)”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3)”此第三境也。
在神不在貌
寫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 成習套。豪傑之士,亦難於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於此。故謂文學後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 無以易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
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讀書讀到像王國維這樣
才能算是讀通了
但是,人在亂世,書讀通了
卻看不破,是不是一種無盡的折磨?)

這首詩
用字淺顯
如果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詩前10個字
有的不只是畫面
還有那種古代文人在大自然中
享受自然音律和琴聲的交和

後10個字
用音樂去弔念古不如今的惆悵
隱隱透著
自己的不合時宜

可以經過時間淘選的作品
都是精品

這 更是大巧若拙…

唐詩的格律
讓詩的可讀性
有法則可遵循
平仄和韻的配合
讓讀詩
變成美麗的吟詠
也許
好詩要有境界
格律和韻腳只是基本…
但格律和韻腳
在文字的運用上
就如同肉裡的鹽
等到沒有的時候
才會注意它的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馬修馬羅 的頭像
    馬修馬羅

    馬修馬羅的掙扎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