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將功成萬骨枯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中人


 


常常在想 成功和失敗要如何界定
一場成功的戰役 又要犠牲多少人
一個成功的政策 維護了大多數的利益 那犠牲的少數的權益呢?


 


布魯斯威利在終極秘碼戰中拯救那個自閉症兒童的時候
真是覺得片中的他徹底的做到"尊重每一個人的權益"
但是他在火車上不也為了救那個小孩
狠狠的做掉來抓他們的人?
而每一個人 後面有一個家庭 和無數的因緣~~


 


犠牲和保全之間 這個智慧和拿捏 怎麼做 都難以周全
天地不仁 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 以百姓為芻狗
著眼大處 難以顧及細節
顧慮小處 又可能因小失大


 


這幾天在看"萬曆首輔張居正"
小說中為人臣之極的他 看了讓人有很多感觸
另外有寫一篇讀書心得


 


其實人生有趣的地方 正是人生無奈的地方
可以選擇 卻不存在的最好的選擇
可以後悔 卻沒辦法重頭來過
於是 只能有下面幾種方法面對
1.說服自己 現在這樣最好
2.說服自己 這樣對大家都好
3.努力忍耐 一直忍耐再忍耐
4.努力忍耐 一有機會就頭也不回的跳出去 只是通常是火坑跳火海 沒有實質差別
5.不斷後悔 什麼事都覺得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
6.在原點上奮進 接受現況 但努力嚐試讓現況變的更好進而突破現況
(6是偷林良的一篇勵志文章"在原點上奮進",但我在網上找不到這篇文章)


 


回頭來看人生的成功與否
如果只看結果
那成功通常要仰賴許多的運氣
如果考慮個人的感受
努力去追求目標的過程
其中的酸甜苦辣
才是千金不換的個人珍藏吧?


 


下面的感受可能很酸葡萄
但是是我現在的想法
其實現代人要在三十歲以前成功
無論是財富、名氣和權力
往往需要憑藉許多的運氣
比如說好爸爸、特殊的機緣或是有貴人栽培
其實是得之於人者眾 出之於己者寡
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但是如果能讓成功一直持續
或者跌倒可以站起來
更有甚者是一直堅持努力到中老年才成功
這才是功夫所在


 


舉一個例子
最近不知道在那裡看到的張曼娟的訪問
這位一出道就以"海水正藍"、"緣起不滅"狂銷熱賣的作者
在成名之餘 反而更紮實的耕耘自己
除了持續創作
更在近年推出了"小學堂"、"奇幻學堂"這些很需要有人做的東西
像這一類的人物
對現在的我而言
才能真的算的上是成功~


人 要選擇 就要投入、堅持 並承擔那些沒有被選擇的遺憾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三篇文章


外遇男人的抉擇


[兩性] 我愛你,但我們能對彼此有貢獻嗎?


前女友


心中頗多感觸


 


怎麼說呢?


男人啊~雖然隨著年齡增長
會逐漸增加上半身思考的比例


但是有時候 下半身還是會佔了上風~~


尤其當夢想隨著青春逐漸逝去
一個天下掉下來的誘惑(說禮物有物化女性之嫌,況且,很多時候根本是男人自作多情)出現在眼前
與其說是重振雄風的轉捩點
不如說是苦悶的中年男子企圖捉住青春尾巴的奮力一搏
偏生 搏不到頂多惹人姍笑 反到只是又做一場不切實際的夢
搏到了 是一個進退維谷 怎麼處理都不對的處境


 


結婚 我確定唯一一定會1+1>2的 只有生產下一代
其實結婚一點都不難
照我的說文解字
女人頭昏了 婚就結了
五年的婚姻告訴我
結婚就是彼此不斷的付出
至於1+1會不會大於2
你問的是物質?還是心靈?還是兩者皆是?
愛情就已經是一本剪不斷理還亂的帳了
當把婚姻的柴米油鹽醬茶、外加一票的三叔公大嬸婆攪和進來
婚姻怎麼可能是單純的1+1?
坦白說在目前台灣的社會
女方的付出還是遠大於男方
寫到這裡 真是要感謝我的臭老婆五年來的任勞任怨
婚姻和愛情 本來就不是可以計算投資報酬率的東西
當你要仔細計算 也許你覺得一切都不值得
但是當女兒第一次無意的發出"爸爸"
兒子作了一張"父親卡"
老婆在你快樂和悲傷時的殷切守候
這一切 遠遠超過你所付出的


 


前女友
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忘了是誰寫的


有一五十來歲的男人
娶了一個離婚多次的過氣女明星
很多人笑他傻
但是他說
如果不是女明星離過多次婚
那輪的到他娶她?
如果不是離過多次婚
她又怎會那麼體貼?
又怎能的一手好菜、體貼持家?
更何況自己也只是一個小腹微突、髮際線等同於秃頭的老男人
有一個令人安心的老婆
夫復何求?


人要能珍惜每一次相遇
讓自己更豐富
這才叫做認真過生活~~


現代人愛自己太多
所以不會愛人
愛 要用心承受 才是真愛~~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午後 白雪在宮中小憩
看著她熟睡的小臉蛋 我的好奇心卻在瘋狂的暴走


到底 皇后呢?


忍不住跑回石堡 看著銅鏡 認真的詢問
於是我看到
 兵馬大元帥領軍出征
 皇后和兵馬大元帥的魚雁往返
 國王的趁虛而入
 兵馬大元帥的凱旋而歸
 白雪的誕生
 國王的忐忑
 皇后的徬徨


 事情發生的那一夜
 宮內的盛宴
 當兵馬大元帥見到白雪時逐漸隱去的笑容
       見到皇后時面容的慘淡
 宮城上御林軍森然羅列
 城牆外大批兵馬士氣高昂


 皇后委婉的勸盡一杯酒
 酒盡了 她也用生命在相愛與被愛中告別
 叮囑國王善待白雪
 懇求兵馬大元帥照顧她唯一的女兒
 當杯盞從皇后的手中落下
 兵馬大元帥要求帶走皇后的遺體
 也一併處理了宮中的一干人等
 國王崩潰著抱著襁褓中的白雪
 無可奈何答應了兵馬大元帥的條件
 但也命令兵馬大元帥不要再出現在他的面前~~


我終於知道十多年來
兵馬大元帥為什麼拼了命的開疆辟土
我也才知道
白雪為什麼這麼重要


而我終於認清 我只是一件填補空虛的玩物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黝黑的石堡裡 沒有一絲蛛網 也不見灰塵
稀奇的是 也沒有任何人打掃過的痕跡


我怕黑 可 我更怕錯失了這 沒找著白雪
那 也許明天我就得陪著軍隊一起回國去了
我不知道國王為什麼那麼鍾愛這個女兒
有人說 他活生像生她的皇后,而且更水靈


而且 沒人知道皇后後來怎麼了


有人說生白雪的時候她沒熬過
有人說 皇后愛的是前線的兵馬大元帥
有一回大軍開拔 她就此在宮中消失
更有人說 皇后是狐仙
只是來人世一遭 為了償還前世國王的救命之恩


總之 皇后不見了
國王也變了
變得溺愛白雪 變得把他自己的女人當成玩物


跫音在空盪的半地下空間迴響
”白雪” 我輕輕的叫著
但我的聲音宛如被幽暗的空間吃掉了
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
”白雪” 走到房間中央 我大聲的喊著
只見房間的角落 突然有東西亮起來 映著迴盪的足音
我好奇的靠過去
是一面銅鏡 明亮的沒有一點銅翳


在銅鏡之中 我看見白雪
這野孩子躲在池塘的橋拱之下 和豆娘及水蜘蛛們正打著水漂兒


找到了白雪 昨夜的疲勞一股腦兒的湧上
突然好想娘親 當我不自覺的呼喚著娘親
銅鏡之中
是我熟悉的深深庭院、老樹及木椅
娘依舊坐著 神情變得好模糊 而我的視線 也變得模糊


 


當陽光從石堡門口射入
我趕忙到池塘邊拉著白雪趕回宮中
迎面是陛下冷冽的眼光
還好 餐桌畔白雪輕輕柔柔的坐在父王的膝上
語笑嫣然的說著清晨的花園歷險記
讓國王也變得柔柔的…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女啊!!是生命中重要的訪客
在他停留在你生命中的日子

你要付出最大的精力 陪著他儲存足夠的能量
期待著他展翅飛離你的庇蔭

 

人一生真的很有趣
二十歲之前 努力為自己的茁壯努力
三十歲之前 花費心力期盼另一個人與你廝守一生
有了兒女以後 卻投入未來數十年所有的心力
盼著他們可以飛得又高又遠

最好可以飛到那些我們達不到的地方

 

人 到頭來 努力 居然是為了可以好好別離

 

愛 真是一種莫名其妙的東西
有時候 愛是朝朝暮暮  

有時候 愛是兩忘江湖

有時候 愛是鬆了怕掉了 捏著怕碎了
有時候 愛卻是默默的 無盡的守護

 

不過有一種愛重點是大聲說出來

至於做不做就不很重要了
那就是”愛”台灣 ^_^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結局



我發現



袁承志變成張無忌了
阿九也變成小昭了
何鐵手變成了周伯通



那 我看碧血劍幹什麼啊?


 


金庸自序中說漢人沙文主義的觀念的不正確
但是小說不就應該讓書中的主角恰如其分的符合歷史背景?
民族主義在明末清初是王道
袁承志的承其父志
那有這麼容易一改初衷?


 


清初的異族統治
其實並未對百姓有什麼實質的生活改善
統治者的心態和明末的積弱可能都是原因
對人民的生活改善 則是到了康熙年間的事了
袁承志最後的四句聯原則
可真是跨時代創舉 真是一種宏偉的歷史觀
但是發生在主角的身上
那真是不倫不類


 


袁承志和阿九之間
有著"崇禎"這個巨大的障礙存在著
在那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
和殺父仇人之女成親?
光光這個理由
阿九就不可能和袁承志有結果了
更何況溫青青的叛逆和不守成法
溫儀的臨終託孤
都應該對袁承志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和約束


 


總之
金庸改的這版碧血劍
真是畫蛇添足
令我覺得全然破壞了作品的完整性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色‧戒的鴿子蛋成了巨大寶石的代名詞


 


寶石之於女人的價值
除了單純的值錢、美麗之外
好像真的存在一種我們男人不能了解的魔力
可以徹底的讓女人體會到愛情的存在


 


色‧戒的小說名言可能是"通往女人心裡的路是陰道"
電影的台詞名句可能就是"「我對鑽石沒興趣,我只想看它戴在妳手上」"
其實愛情是一種曖昧不明的東西
偏生一顆寶石就能讓它具象化


 


男人為愛情痴迷
在愛情於混沌未明之際
男人主動 為了攻下愛情堡壘
投入全部心力 朝思暮想


女人為愛情痴迷
在佳人於芳心暗許之後
女人被動 是文化也是種本能
牽掛維護良人 時刻不忘


 


愛情很簡單
也很複雜 而人
理不清又放不下
於是累世糾纏 這就是 情之為物~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馮保


一個醉心權力的太監
忍到了當大伴
忍到了李太后的信任
卻忘了太后只是太后
皇帝就是皇帝


書中他的一切思考都以個人利益為第一
到最後也因為管家徐爵引薦了想要入閣的殷OO而種下失勢的楔子
張居正和他和平相處
要的是他容易掌握 滿足需求後的配合
並未期許他可以有什麼作為


張四維則是滿足皇上的期望
保住皇上喜愛的內待
掌握自己的內閣控制權
順手利用皇上想真實掌握權利的心態
把他從宮中大位逐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要搞清楚誰才是你真正的老闆


金學曾


上網查了一下,這傢伙最著名的事是推廣蕃薯...想不到吧?!
在杭州有一所宅子,現在成了公園
打倭寇他手下的沈有容還到過台灣


故事中他是個玩世不恭又聰明絕頂的傢伙
敢做、又會取巧
更會明哲保身 在做事和做人之間
可以巧妙的利用疏離感讓自己人緣不好卻又不會令人怨憎
或者說 不得罪人則以 一得罪人就要讓敵人趴下爬不起來


故事之末 他也不敢再向張居正建言了
這是為官的聰明之處
也是循吏的缺點


異議這種東西是"清流"的唯一長處
雍正用孫嘉誠
比之張居正幹掉何心隱
兩者帝王學的高下立見


金學曾是一個勇於任事之人
但像這樣的人也不能像張居正建言之時
也就注定張居正的失敗


玉娘


這是一個增添小說趣味的人物
張居正的個性
要牽掛一個女人
我是覺得不合常理
也許當下他會需要溫柔的安慰
但是失去了 我不覺得他會花時間難過
畢竟他沒時間 也不是一個深情款款的男人
如果他會後悔 如果他有顧忌 不可能幹的這麼轟轟烈烈
這是故事不合理的設定


高拱


高拱下台的原因
也是因為搞不清楚誰是老闆
他是一個人才
但他太老成 推動事務不能大破大立
但相對他也比張居正能容人
在小說中 不愧是一個當過首輔的人物


游七


故事中最可憐的管家
只能謹守本份
所以連妻舅都保不住


其實說白了 他的妻舅是那隻用來嚇猴子的雞
沒事跟狐狸後面的老虎亂攀關係
老虎不咬這隻雞都不行


游七的幹練是不可多得的管家人才
張居正把他當奴才用 也許是時代使然
但太可惜了~~


李太后


書中描寫的若有似無的情愫
是授張居正大權的理由
但畢竟是小說家言


對於兒子最後的抄家
他到底會怎麼想?號稱觀音的他卻保不住他倚之為棟樑的張居正的家
青燈古佛 大概填不滿心中的失落吧!


兒大不由娘 這個兒子他滿意嗎?
沒得選擇 就只能管管媳婦了


百度百科


中國著名古塔:三千風鈴合奏的梵音之美——玲瓏寶塔

維基的資料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部八大本的書
從上周五(10/19)夜一路看了幾天
今天淩晨一點
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小說很好看
其中的人事更替 也描述的讓人回味再三


小說中的張居正(因為我真的不很了解歷史的張居正)
是一個能吏
在萬曆登基的十年之中
可說是翻雲覆雨 隻手遮天
什麼事 他說了算
所以 他為個大明王朝的體質
做了徹底的調理
改善了稅制、土地管理和削弱了皇親國戚的特權
然而功之所在 同時也就是橫禍之源
為了國家好 設立了考成法
讓吏治為之一新
但是制度的建立容易 制度的落實太難
像考成法這種東西
在京城之中 也許還勉強可以推動
到了京城之外 以大明的地域廣大
上有政策 下面更有各種對策
也許初期推動可略收成效
長期而言只是流為一種紙上作業!!


張居正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以國庫的狀況來說 當然是大大成功
若以故去一年就被抄家而言 則是一字"慘"字
但是對我來說 張居正是失敗的 失敗的理由只有一個
"人‧去‧政‧息"


我一直在想 難到要做事就要得罪人嗎?沒有辦法避免嗎?
怎麼想 我想不出不得罪人又可做大事的方法
這也是民主政府為什麼沒有效能的主因
為了選票 誰都不敢得罪 所以也就不做什麼大事
但是"得罪人"不是我認為張居正失敗的主因
我一直認為 張居正在政治鬥爭之中
為了掌握權力 害怕能力和地位和他一樣的人
為了推動政策 不容許異議及不滿政策的主張
到最後嚴重到禁止講學~
當然 如果學政影響到財政 一定要適時調整
但是私人的自籌經費講學 政府強力禁絕
到最後只會變成一言堂 政策淪為獨斷獨決
沒有辦法深入了解民瘼


土地重測的弊端
沒有人敢說
奪情之舉 更是由捨我其誰的肩擔天下大任
變成了天下除我無人的狂妄
不懂的充分授權的結果
張四維之於張居正 猶如張居正之於高拱
只是張居正是為了做事
張四維是為了得權
至於皇帝呢?長於深宮之中
擁有權力無法使用權力的壓抑
讓他完全忘了權力來自於責任的承擔
而這個責任 張居正又留給他足夠的本錢揮霍
我想 也許終其一身 他也不知道自己有錯
就反省能力而言 隆慶皇帝也許還好些...


承擔責任的同時
要能聽不同的意見 要能授權
事情要成功和持續推動
要能培養接班人 要讓真正的權力者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粉飾太平是一時的作法 得不到真正的好結果


總之這是一套好看的小說
對人、政治、歷史有興趣的人
一定要看


萬曆首輔張居正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到底和中國有沒有關係?
其實真正有所謂的"版圖"或治理
應該也是從明鄭打跑荷蘭人開始
但之前也屢見於史籍
如沈有容的人物志
至於台灣該不該屬於中國
這就是政治問題而不是歷史問題了
國家這種觀念是人類創造出來的
並不是自然存在的規則
最早開始國家就是一群人用武力創造出來的
那有什麼公理正義可言?
歷史只能當做鏡子讓人知興替
至於要用歷史說服別人不要侵略不要干涉
我看還是要有強大的國力當後盾才有人鳥你



*****************************************************************************


一、沈有容(1556~1627年)

 沈有容君,字士弘,號寧海,安徽宣城縣人,是東沙擒倭的英雄,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生。有容少年時代好騎馬射劍,知軍事兵略。二十四歲,鄉試考中武舉人,得到薊遼總督梁夢龍的賞識,用為昌平(屬順天府)千總。再受總督張佳胤賞識,調薊州鎮,協守東路副總兵所轄的南兵後營。

 萬曆十三年(1585年),遼東巡撫顧養謙徵召有容為部下,讓他練習火器,以增強戰力。

 萬曆十四年(1586年),跟從遼東總兵官李成梁出塞,擒斬眾多敵兵。數年後,日本海事動亂,海上傳出警訊,福建巡撫金學曾,起用有容守浯嶼(金門)、銅山(東山),以防禦海寇。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秋,閩海再傳警訊,起用有容守海壇(平潭)水寨。海壇當洋盜之衝,風帆萬里,飄忽去來,早年此地官吏,任海盜出沒,莫敢如何。有容上任後,朝夕練舟師,其兄有嚴擔任海防防守任務,同年倭寇數十人,肆奪商船,民苦為掠,有容單舟夜出襲擊,獲其巨寇,於是聲名傳播海上。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倭寇轉而佔據東番(台灣),有容守石湖(屬泉州晉江縣),以二十一舟出海,與倭船相遇,縱火沉倭船六舟,斬首十五級,奪還男婦三百七十餘人,倭遂去東番,海上安定了十年。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荷蘭人來求通商互市,其將領韋麻郎,駕大艦直抵澎湖,時汛兵已撤,遂登陸,伐木築舍,為久居計。總兵施德政,令有容前往曉以大義,有容負膽智,厲聲斥責,荷人也露刃相詰,有容無所懼,荷人懼,乃離開澎湖,澎湖人感念保護,特勒碑記之。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倭人侵犯福建,巡撫黃承玄請特設水師,起用有容統禦。次年擒倭東沙(本鄉東莒島),不久招降巨寇袁進、李忠等二百四十餘人,散遣其眾。

 天啟四年(1624年),有容六十九歲,告老返鄉,天啟七年(1627年),有容以七十二歲,告別了人世,獲贈都督同知,賜祭葬。

 沈有容一生四十載軍旅生涯,有十五年是在閩海服役的。因為他有功於福建,又與閩士交好,所以閩中文人雅士與當道多致贈各體詩文,後人把它們輯刊成「閩海贈言」一書。這部書除了「永為家珍」之外,成了明代有關閩海的重要文獻。

 沈有容治軍紀律嚴明,賞罰分明,交遊頗廣,在沈有容有事於東番(台灣),有連江縣人陳第者,觀海興高,親隨而至,停泊大員(今安平),歸來撰寫「東番記」一書。明泉州陳學伊題記其後,云:「假令不有沈將軍今日之巨功,吾泉人猶未知有所謂東番也。國家承平二百餘年矣,東番之入紀載也,方自今始,不可謂不奇。」稍後何喬遠作「閩書」,張燮撰「東西洋考」,俱引其文,而「東番」之風土人情,後世研究臺灣文獻者,莫不以此為參考,此沈有容於今日所以益稱不朽也。

 沈有容本傳彙抄計有:明史稿本傳、明史本傳、嘉慶寧國府志卷、宣城縣志本傳、泉州府志本傳、台南市志本傳、臺灣先賢先烈專輯等。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有時候覺得
官做到這樣
真的是到了極致


其實天災導致菜價上揚
大家都可以接受
大家不能接受的是"菜蟲"的出現
農委會應該去確認產銷管道的暢通
避免菜價出現人為的抄作
肥了中間商 苦了農民和消費者


五元一把的菜和資訊展一元起標的電腦
一樣都是噱頭 只有頭尖尖才買得到
當百姓希望政府有所作為的時候
得到的是虛與委蛇的場面話
真是官字兩個口...


買不到便宜菜?蘇嘉全:為何不買1把5元的


請問蘇主委,5元菜哪買?


如果早一天的發言是像下面這樣子
不是比較有擔當?
也不會有這些是是非非
難到因為杜正勝當部長當的比較久
所以大家都"杜正勝化"了?
這種效應真可怕


遭批何不食肉糜 蘇嘉全:週內菜價平均50元以下


不過扁政府內閣最一致的不是這些人
而是歷任的新聞局長
由葉國興到謝志偉,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長江後浪推前浪
一個比一個有新聞性
各大媒體實應合贈"惠我良多"之匾額
以彰顯他們在"新聞"上的貢獻



牢騷發完了,謝謝觀賞!!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ONG LONG AGO
在只有BBS的年代
那時候連WWW都還在起步
我在某一個板上看到的神鵰俠侶補充幕後小說如下


***********************************************************************


襄陽城的一個小兵 (轉貼)
我是一個小兵,守城的小兵。
像我這樣的小兵,襄陽有幾萬人。
這些人裡,有的是襄陽人,有的卻是從很遠的地方來的。
大家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決不讓蒙古人攻下我們襄陽城。

襄陽城裡最受人尊敬的就是郭大俠和郭夫人。
十幾年來,他們一直和襄陽同生死共存亡。
要是沒有他們,襄陽早就完了。
郭大俠是個好人,對我們從不打罵。
郭夫人呢?我不清楚,不過我感到,她要守住這裡,恐怕一大半是為了郭大俠。
她看人的時候,你總覺得什麼都藏不住,那感覺讓我很難受。

郭大俠和郭夫人有個女兒,這個小姑娘一點都不像她的父母,成天的惹是生非。
有一次過年,還叫郭大俠的兩個徒弟把鞭炮扔到我的身上。
我甚至懷疑她是不是郭大俠從別的地方撿來的?

大家都說郭夫人是襄陽城裡最美的女人。
表面上我不敢說什麼,但在我的心裡還有人比她更美,那就是城東賣熱湯麵的茉莉。
茉莉今年十八歲,比我小三歲,但和我卻差不多一邊高。
她的一雙眼睛笑瞇瞇的,像月牙兒。
茉莉對誰都很親切,不像郭夫人,總和弟兄們保持著一段距離。

每天早上,我都要去城東喝一碗湯麵。要是早上當值,就晚上去。
去的次數多了,茉莉便認識了我。
「幹啥子喲,跑那麼遠,喝我一碗麵。城西沒有賣麵的咯?」她絮絮叨叨的跟我說。
我不答她,只是默默的喝我的麵。
漸漸的,她便也明白了。
給我的麵總比別人的多,還格外的加一把香菜末。
那香菜末撒在碗裡綠油油的,襯著紅紅的辣椒絲,很耐看--就像茉莉。

今年,蒙古人又來攻了。
是蒙古的一個王子帶的軍,聽說是姓忽的。
大家也不在乎,這麼多年都守下來了,你個姓忽的就能攻下來?
可是仗打起來,卻很吃力,這次的蒙古兵和以前不一樣,一個個都像是拼了命了。
我們在城頭把他們一批批的趕下去,他們又一批批的攻上來。
城牆下的屍體一堆堆的像柴垛子,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像一根柴一樣躺在那裡。

打仗後,便一直沒去茉莉那裡吃麵了。
心裡雖然想得緊,可是沒法子,大家誰不是咬著牙在城垛子下過日子。
像趙二哥,都已經三四天沒合眼了。

那天,我正從箭孔中向下看,劉頭在後面喊我,說有人來給我送東西。
我回頭一看,是茉莉!
她挑著一擔的熱湯麵從城東走到城西來看我,城東到城西,難道不是很遠麼?

我低下頭,一口口地喝著麵。
眼淚一滴滴落在麵裡,跟那綠油油的香菜末和紅通通的辣椒絲融在了一起。
茉莉走時,低著頭對我說:「別的我不管,你可要活著來吃我的麵嘍。」
我點了點頭,做出我的承諾。

三天後,有人來到了城裡。
是一個姓楊的少年和一個穿白衣的女子。
大家看了那女子,都說是天上的仙女。
他們說的對,但我的仙女卻只是茉莉一個。
那姓楊的少年剛一到就立了大功,在城頭救了郭大俠。
大家都說他了得。
可是,我總覺得他身上有一種說不出的東西,讓人看了就難過。
每一次他看那身邊女子的時候,都像是生離死別前的目光--
就像那天在城頭茉莉看我的目光一樣。

我有個奇怪的想法,他一生的愁苦都將因這女子而來,也將因著這女子而去。
而我和茉莉呢?我們之間,並沒有那麼深的阻重,我們會白頭偕老嗎?
在這漫天的硝煙戰火裡,我暗暗的問自己。
我並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幾天後,郭大俠的兩個笨徒弟私自去行刺蒙古人的主帥,被人抓住了。
本來這沒什麼了不起的,襄陽沒有了那兩個廢物,照樣守得住。
可是郭大俠卻要親自去救。

沒有郭大俠,就沒有襄陽。這道理人人都明白。
可是他還是非去不可,我想,這就是大俠的悲哀。
和郭大俠一起去的,還有那個姓楊的少年。
我不知為什麼要讓他一起去,因為他救了郭大俠一次,大家就認為他還能救第二次?

我沉默地看著他們離開,當我看到那少年的眼睛時,我突然輕鬆起來。
那種目光,決不是去赴死的目光。
那目光中,充滿了希望。
於是我想,他們是會回來的。
他們果然回來了,只是受了傷。
我是第一個發現他們的人,因為當時當值的哨兵中只有我仍然向大路眺望著,
因為我仍然相信他們能夠平安歸來。

大夫說,再晚一刻鐘,兩個人就危險了。
生平第一次,我感到了驕傲。我救了郭大俠,便等於救了整個的襄陽--也等於救了茉莉。
郭夫人也很感激我,她把我從城上調了下來。
說等她丈夫傷好了後,還要親自謝我。
我想,這次應該能活著去吃茉莉的麵了。

第二天一早,城內起了火警。著火的是郭大俠家。
我第一個拿起水桶,向郭大俠家跑去。
郭大俠的傷還沒有好,要是出了什麼差錯,襄陽就完了--還有茉莉。
火並不大,火頭卻很多,顯然有人故意放火。
濃煙中,傳來刀劍相擊的聲音。敵人來犯了。

我正想著如何衝進火裡把郭大俠救出來時,
身子突然一麻,被一個人背在肩上,頭上被扣了一頂帽子。
是那個姓楊的少年!

他給我戴的是郭大俠的帽子。於是,我明白了他的用意。
他這麼做是對的,郭大俠是襄陽的救世主,而我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灰衣小兵。
沒有人在意我的死活--除了茉莉。
敵人果然追了上來,我聽到他們在搏鬥的聲音。
突然間聽到一聲「著!」我的背上被銳器劃過,傳來一陣巨痛。
他背著我又跑了幾步,我又聽到有個陰森森的聲音說道:「小子,投降了罷!」
然後便聽他道:「郭靖給你!」
將我抓起送到一個人的手中,然後又一腳將我和那個人踢下牆頭。
那人兀自抱著我大聲歡叫:「我捉到了郭靖的,我是蒙古國第一大勇士的!」

接著,又有兩個人拽住了我的手足。三個人大力的一拉。
恍惚間聽見茉莉的聲音--「別的我不管,你可要活著來吃我的麵嘍。」

************************************************************************


這一篇我已找不到作者名稱
但是以往笨笨得看小說的我才知道
有這種弦外之音的看書法


也許這就是我想寫故事的遠因吧!!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鎖國」是謊言,真正的議題應是如何拿揑對中國的開放尺度,以平衡台灣主體利益下的諸多考慮。


這句話是重點....
目前的執政黨其實是「鎖中」
但是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之下
鎖 也鎖不住


 


不開放不行 不設限開放也不行
不開放會有一群"勇往值錢"的人
不設限開放又可能造成市場依賴度太高


 


開放不是靈藥
不開放是一種妄想
這是想要執政的人需要深入思考並有完整配套的一個課題
實在不適合繼續用意識形態論戰...


 


截至目前為止
兩大候選人還停留在意識形態
沒有什麼實質的政策
有的只是口號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好久沒去谷關
最近一直回到參山的轄區去玩
其實風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異
以前辦公室的瑣事 離開了 就該放下
放不下 離不開 不正是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不過聽到一些消息還是讓人覺得 做官好難 還是好好做事就罷~


閒事休題,且說正話



9/30 在全國大飯店用過了早餐
一行人前往谷關去泡湯
所謂的一行人 包括了我和老婆、兩個小的 和老婆的前同事
難得假日有滿天的綻藍



目的地是惠來谷關
溫泉巷10號
當初我離開的時候
才剛開始營運


谷關近十年來
經營旅遊業只能用"難"來形容
921大地震後
好一陣子溫泉不見了
中橫的阻斷讓谷關變成台八線的盲腸
由一個交通驛站變成口袋型的旅遊線
好容易經營成大台中的北投烏來
又來了幾個颱風
讓投下巨資的皇家木屋、加賀溫泉 浸在大甲溪的濁濁溪水中


接連數年的颱風
讓原本已搶通的中橫修復日遙遙無期
谷關連外的道路
阿邦溪、白冷、松鶴等路段更是逢颱必阻
而惠來谷關卻在這一片逆境中
開始了它的營運
對於谷關這些業者的經營決心和方式
我個人是充滿了無比的敬意
為什麼呢?
也許外在有許多不如意 但這些不會是他們經營的藉口
即便旅客受困
卻依然賓至如歸 這才是旅遊業的最高服務



惠來規劃是走谷關原本沒有的"峇里島"風
坦白講 這些新飯店的貴族路線
實在不是我這種小小的米蟲可以擔負的起的
所以只好勉強買個"溫泉券"過個癮
看看其中的溫泉池的風情












泳池區依山規劃了分六層
最上面一層是一個露台
給人乘涼日光浴用
第四五層是泳池區
有各種SPA的設施 還有蒸氣室、烤箱
我拍了一些照片
讓各位鑑賞一下惠來的規劃


最下面一層是泳池的入口
由我兒子當MODEL照了幾張相片





第二層是更衣室
嚴禁攝影 雖然我是好攝之徒
不過可不想被當成好色之徒


兒子自從四歲以後
胆子愈來愈大
加上溫泉池不深
他在池裡東闖西衝的
玩的挺樂的


至於我那個前輩子的情人
則是天生的大胆妹
在三個大人的手中
悠游在溫泉池中
一直笑靨逐開
玩的不亦樂乎
泡了約一個小時
倒是我怕她在泳池中"加料"
才把她泳池裡抱出來






女兒雖然才半歲大
但和她哥哥的習慣和個性
完全是天壤之別
胆子又大 脾氣也大
可能我前輩子嚴重的虧待她





兒子在池裡玩了一陣
上來陪我和女兒乘涼
配合的拍了幾張照片
口裡嚷著"瑪雅機器人,出動!!"
又不知道是那一部卡通的遺毒了...





接著他搶過相機拍了幾張照片
他拍的東西有時候很有意境
也許小朋友的無心正是藝術的真面目吧?



谷關那天的天空好希臘









放假 就該一家子悠悠閒閒
一起放鬆~



地圖日記版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小說最特殊的地方
也許就是作者的身分


雖然這本小說得獎
而且有很多很多的讚揚
甚至有什麼”繼金庸之後...”的誇張的溢美之辭


但是對我這個有”酗”武俠小說的人而言
這僅僅是一套我會想看完的小說而已


何出此言?


以一篇雙主角的小說而言
趙觀和小三子的關連性 遠不及大唐雙龍的徐子陵和寇仲
甚至我覺得很是牽強 第一次相遇是巧合
第二次乃至於之後身居高位的交往
讓我覺得是權貴相交 建立所謂統治階層的政治聯盟
書中不追究舊過的情節 也像是一種憐憫 不是寬恕
什麼是寬恕? 邊城系列的傅紅雪才是武俠小說中的經典
小說和時代的關連性 這一點 無論黃易的尋秦、大唐、翻雲覆雨
溫瑞安的說英雄識英雄(我一直找不到後面)
金庸的射鵰、鹿鼎、書劍
都嵌合的更令人心動


書中人的愛恨情仇
太簡單沒有深度
不如蕭鼎誅仙的張小凡
成也普智 敗也普智
陸雪琪的深情 碧瑤的恩重
鬼王的權力和親情衝突。。。


情節的弔詭或出人意表
最近的小說當然以九把刀的城市恐怖系列或獵命師傳奇稱王
天觀雙俠的情節安排
就有點想當然耳了
比如青竹是背叛者這個情節
可以說背叛者只有可能是他 唯一比較出人意表的
是他背叛的理由 因為以他身為青竹門的優秀弟子
不能想辦法救自己的女兒卻任人魚肉 其實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誅仙或是獵命師都不是正統的武俠小說
這樣的比較可能太嚴苛了
但是一個號稱華文武俠小說大賞的首獎
真的讓我這個苦無好武俠小說酗的人 有點失望


持平而言 他是一個可看的武俠小說
但只是平凡之作
如果要和以前的上官鼎、黃鷹、奇儒等作家的代表作比
這篇小說不夠有特色
但和這些作家的一般作品而言
水準倒也沒有比較差


至於故事情節或人物刻劃
老實說 如果它不是有”華人武俠小說大賞的名頭
可能不會有這篇心得


總之 我是一個嚴苛的讀者


其他人的讀後感


天觀雙俠 卷一/鄭丰(陳宇慧)


[感想] 天觀雙俠


天觀雙俠


書本簡介


鄭丰的武俠夢(天觀雙俠-官方部落格)
天觀雙俠 卷一(博客來網路書店)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一個不認識以撒柏林的無知人士
偶然 在圖書館看到了這本傳記


以撒出生在一個動盪的年代
身分又是特殊的猶太人
從拉脫維雅、蘇聯、德國、英國、美國及以色列
一個學者身陷於時代之潮流之中


在戰爭的年代
所謂的忠誠
對以撒而言 是一個需要審視自己且必須有他人認同的過程
他不是純種的英國人
一個猶太裔俄國出生的英國人
他想報國 卻並不容易獲得認同
身為學者 卻似乎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


書很厚 時代及國家背景又有點遙遠
其實讀起來不很輕鬆
但是書的內容讓我很努力的唸完


我覺得以撒的智慧在於他的經歷讓他了解所謂的"烏邦托"對所有人而言
絕對存在著個人化的不同
兩次大戰與其說是正義或邪惡之戰
不如說是想要將某種一致性的理想強加諸於普羅大眾而造成的
才使得他企圖對自由做出所謂的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界定


讀完這本書 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更尊重彼此
在這個過程才護得更多的尊重


 


自由主義思想大師 以撒•柏林傳

他鄉 : 以撒.柏林傳 Isaiah Berlin : a life


http://www.ncp.com.tw/images/index/edm/more2.html


讀後感


《以撒.柏林傳》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 或說今晨 帶著老婆去看完了電影
老婆說這只是一部大牌演員演出的A片
湯唯和梁朝偉犠牲好大

我‧不‧這‧麼‧想


首先
就文章和電影的特性上的差異
李安和張愛玲真是妥善的充分利用到了極至
文章中 極簡的文字敘述
精確以王佳芝的第一人稱式的敘述
把故事做了清楚的交代
同時把可以留白的部分 完全不做任何交代
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
會因為個人的歷練
有各種不同的想像


所謂的鄺裕民等嶺大一干人等
所謂的老吳 所謂的香港計畫
所謂重慶來的情報人員
所謂的王佳芝的親戚
在故事空檔的短短回憶
留下了重重可能


在故事中 王佳芝有很多種可能 在四年前答應扮麥太太
四年後 扮麥太太 也許只是在尋找 當初答應這個計畫的原因
在電影中 李安把他個人化的理由給了觀眾


香港的暑假計畫
李安巧妙的把賴秀金可能的妬嫉編排入戲
用鄺裕民和王佳芝可能的身世
做了一個合理的緣由
故事唯一的不合理
就是把麥太太和易先生的上海情節
拉長了時間
把一個一日之間的故事
拉長了近一年
也許 李安想用近一年性愛的愛恨交織
強化王佳芝的決定
但是 和一個情報頭子相處
這個時間 是一個不合理的設定
其實 這樣的決定 未必是愛
可不可能只是因為 易先生可以讓他重要
易先生重視他(僅管可能只是為了性)並沒有其他目的
又或者他終於了解 他只是無關輕重的棋子
而且不管棋局勝負 注定被遺棄?(更何況勝負是如此難以界定?)
所以他選擇有人不得不忘不了他?


龍應台說的沒錯
這部片子 是李安個人的文化保存運動
當影片中眾人努力呼喊者"中國一定不能亡"
電影院內觀眾哄堂大笑之際
我在想 也許再20年 這個橋段 也許觀眾連笑也不會了~~
當人們對歷史一笑置之
那這些人很難會珍惜手邊和現有的一切!!


當人們可以忘懷過去的苦難
也許人們真的已經很幸福了吧~~


一個一切只能隨時代決定命運的年代
到一個一切充滿選擇的時代
人 要知道 要記得 才會珍惜與尊重


往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色戒裡的王佳芝


色戒中的房間


【電影】色。戒


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


人間副刊張小虹「大開色戒」(
(有效期間:一個月內)


我歎【色,戒】-當女作家碰到男導演



電影色戒裡的破綻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