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

銀河帝國的誕生

在機器人系列的最後發展出現方向

那麼

銀河帝國的系列

是在和地球告別

 

人生何其短

短到對過去的遺忘是這麼自然

在銀河帝國系列、基地系列

遺忘

是故事的主軸

唯一記得的

不是人...

 

遺忘是上帝給的禮物

但遺忘也讓人回到原點、重蹈覆轍

 

犧牲~為了偉大的目標

但是偉大的目標真的值得嗎?

即便在基地系列

人類也還是像癌細胞一樣

把可用的星球一顆一顆啃蝕完竣

三不五時還要彼此再互咬一口

所有的發展除了或然率

還取決於某些認為自己是"先知"的角色

這樣子無限擴張

國外有洲

洲外有其他洲

在上有別的星球

星球可以由一個星系到另一個

星系之上還有銀河

人類為了生存發展

欲、望、無、盡

 

故事是由壓迫者、反抗者、被壓迫者展開

消失的制度是他們期待的武器

(很符合那個年代美國人對自己不凡的期許)

只是崇古而要依古治今

中國歷史上有王莽(王安石不知算不算)

小說中的郭靖照抄武穆遺書就差點被海扁

橋段的設計有些令人不知所措...

 

不過

很多時候

人總是當局者迷

懷抱著希望

會讓自己快樂一點點吧!?

 

小說是有趣的故事

能讓自己有感觸的

都是好故事

您說是不?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Nov 26 Tue 2013 20:26
  • 疲累

三不五時

總會有一種為誰辛苦為誰忙的感覺浮現~

 

要獲得報酬

做事立功,不如讓別人覺得你有功

 

是啊~

傻傻得做

二十年三十年還是會有人看到

也許這算是延遲給付?

 

支持下去

很多時候只是為了自己的良心

為了所謂的社會責任

認真工作付出努力

十六年來

<才發現南海神尼只是個謊言(大誤)>

回報的仍只是份薪水

升官發財的是會抓住長官目光的人

 

 

三年前一句了然

三年後仍是一句了然

這兩個字

我付出了十六年

 

對的事

我還是該去做到做

不對的事

我該好好學習做到不做

在做與不做之間

該學到從心所欲

 

不該再有疲累

在了然之後

要甘願

既然自己不討喜

就要自我悅納

反正長官總是需要我

而自己改不掉說真話的習慣

有很多事

要放下

 

 

我看得到

但還看不透

更別說看破

人生

我該學的還很多

難怪得不到

不總說嗎~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就這樣吧~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看完了一陣子
寫了一半的讀書心得他就這樣消失了
毫不猶豫的離開我
讓我一時間不知怎麼再寫下這本書...

其實
看這套書對我來說最困難的部份是找到它們
看完了"拉瑪任務"
找了好久
才在高雄文學館找到這本"拉瑪再現"
也許是因為Karma不足吧?
所以書就沒有在我的生命中現身~

 

言歸正傳

 

當拉瑪任務結束
人類卻沒有受到天啟
依然忠實的一歲一枯榮的重複著歷史的必然
回到了另一個歷史上的榮景期
拉瑪又出現了...

這一次
人類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準備去面對拉瑪
近一年的時間籌組了眼下頂尖的團隊
應該有超越之前的成果?!
人性的自利、計算
天命的運數、必然
讓事情變得不可測

 

從科學的角度看信仰的力量
用信仰的力量去面對人性的痴愚
用人性的瞋痴貪去探索未知...
故事的展開
在科學和利益結合的探險團
每個人的不同背景、目標
踏上征途~

愛情、親情、友情
在每個人的私慾之下
彷彿都變成了籌碼
過去影響著現在
現在的決策又塑造了希望的未來...
但是未來卻往往因為不可知的變數
變成挑戰...

 

這本書
讀完,讓人整個"好一似涼水澆頭,懷裡抱著冰"
暖意
只有一點點
在指縫中流過

 

玄學、科學、人性
拉瑪再現,讓問題一整個浮現
接下來
故事又會如何?
等著找到書
讀、讀完、想、寫下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世代的偏執
不只是成王敗寇
還有巨大的裂隙

斷裂存在於共產與民主嗎?
抑或是正義與邪惡?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我們是千千萬萬的枯骨
他們功在千秋
名留青史是偉人
驚到挫屎是生民

日漸腐朽的軌條砦
見證二十世紀的幻化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到馬祖
和這本書出版差了十年
而書中最早的照片更在八十五、六年拍攝
那時
我剛退伍
在臺南工作一年後
去了花蓮

十多年
書中的一切
不僅僅人非
物,多半也不似當年
石姆姆,劉縣長,老議長……
前前後後都永遠告別了
國軍歷經了精實案、精粹案……
營區一個個閒置、據點一個個荒廢……

有些事永遠都回不去了
而他們經歷過的這些事
讓我在面對他們
要多學一些體貼和體諒~

書中相片有看到現在縣府的秘書長
這麼多年卻沒什麼改變
但書中的地形地貌
變了好多好多

對馬祖有興趣的人
這本書是一個分水嶺
之前之後
一切都變了~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吧!!
寫一寫睡覺~

看這本書
當然是因為"阿嘉莎.克莉絲蒂"
沒有其他原因

那看完覺得?有克莉絲蒂式的開局
但書中沒有瑪波小姐、白羅和鬼豔先生
所以
故事說完了~
但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


是脆弱的
往往只是一道坎跨不過去
就了卻餘生了~

敘述故事
傾吐和聆聽
往往是最好的療癒過程
寫下
一個晚上的往事
勾勒出大英帝國最後的餘輝~

人生
愛你的
你愛的
在一起的
分開的
放得下的
捨不得的
拋不去的
求不得的
其實
都是不甘心

甘心,天下無事

惡夢中的無手人
到底
是什麼象徵?
是因為巧遇的挽留
讓放不下的日子繼續
所以"他"才變成惡夢的核心?

這點我不懂~

有趣的舊日氛圍和人情世故
但一點不推理
也一點不冷硬

有的只是落寞!!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要把礦山當做敵人....

你用的東西,全都有礦...

不要一直消費
就不會一直挖...

 

我還沒看電影
我針對的是今週刊的文字

這是和平礦場
這個礦場是漏斗式開採
由山頂用OPEN PIT方式階段開採
對視覺衝擊和環境影響應該是縮減到最小了

為了配合政府當年水泥業東移政策
台泥放棄壽山的礦場
重新在和平開港口、修鐵路(其中一線是台泥專線,和平到花蓮)、建火力電廠
鉅額投資去提供國內產業需求

資本主義社會
賺錢不是罪惡
而且開礦不到一定的規模
成本是無法COST DOWN的
維持一定產能
不外銷要怎辦?

都不要產業大家都做服務業嗎?
還是去砍較落後國家的樹、挖他們的礦就比較文明?

我想人們該檢討自己的欲望
才有可能減少開發
對已經盡力去符合法規的企業
少一點求全之毀
弄到大家都不出錢投資
不經營實業
不會是社會之福~
(以上寫在臉書)

*****************************************************************************************

對生態的破壞
綠油油農地中的農藥、肥料
引進外來種的養殖
這些衝擊
不比礦業來的小

我不否認採礦是刼取大地精華的作為
只是
該用多少?該怎麼用?
如何透過貿易互通有無?
一日之所需
所有該用的
所有不需用的
怎麼樣的生活形態是合理而且適宜的?

在產業鏈中
礦業是最初級的原料來源
有一些東西
是因為人的欲望才變的必要
也有些東西
是因為維持生活品質而不得不必備
如果沒有原物料的來源
消失的不是一家工廠、一個礦場
而是一個產業鏈

********************************************************************************************

問題在於我們的現在要什麼
未來要如何生存
如果只是
醜的都不要、損害到任何人權益的不准
那還可以做什麼?

自由要有相對的自省
要有法制
如果法律不合時宜
那就修改規章
如果有人說不行就不做
那會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

權益一定會受損
但怎麼樣讓受損戶受到尊重、得到補償
除了法律之外
還要用心
但對於某些不具理性的抗爭
我想只能燒香保佑求自己不要遇到~

**********************************************************************************************

想一想
未來要什麼
又願意付出什麼代價?
不要開發
就要放棄經濟成長啊~
要經濟成長
那就要針對某些產業投入發展
要從教育(人才培育)、市場需求、用地、稅賦環環相扣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我們到底接受什麼樣的未來?

話說回來
傳統產業的需求和市場風險較低較穩定
可以完全不做嗎?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封面

先看了一葉秋、戰夏陽再回頭看春燈公子
一個古代傳奇人士的架構
有點牽強

用了20年20次的春燈宴
遴選的20個人物
年代上連不上20年
讓一整個傳奇式的故事突然弱掉

除此之外呢?

張大春老師寫的人物評詞
我沒細看
很是可惜
該再回頭細細品味
不過國學沒有程度
只能看看
要能看懂乃至於了解隱藏的涵義
可能就不是不負責任的讀者可以做到的

19個故事我還是停不下來的兩天之中看完
這整說書事的故事
很對我胃口
其實"三言"的故事我都看的很認真
只是有的篇幅太長
看的有點吃力
但大春老師的故事
卻總能讓人意猶未盡

一個故事一個故事看下去
帶著驚嘆入眠~

這周不斷的在看書
報告書、法規、公文、檢核資料
讓這篇讀書心得完全沒有張力
辛苦各位格友了~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傳了一些相片
在車上
趁著還記憶猶新
記錄一些感想
IMG_20131023_091733  
俊全老師的帶領
和地調所同仁的配合
讓今天東北角的外澳、大里、萊萊鼻、龍洞……
所有的沙灘、地層、海蝕平臺、節理、斷層
從書本裡走出來
所謂的沈積,所謂的風化,所謂的大地應力……
IMG_20131023_100622

IMG_20131023_100819

IMG_20131023_100821

IMG_20131023_100843
但以上這些
一個有準備的地科老師也能做到
但林老師的帶領
卻讓我們思考
所謂的經營管理和建設
“恰到好處”該怎麼去做?

PANO_20131023_112407 
當然
不同的學習背景面對同一個問題
會有不同的方案和選擇
求同存異找到可行方案
(我不敢說是最佳方案,因為多目標多準則的最佳是虛幻的)
是要去培養的能力
不知道可以吸收多少
但這次讓自己看到很多可以再成長的方向
算是不虛此行!!:-D

IMG_20131023_100906

IMG_20131023_103735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對布列松的印象

在高中看到這張相片

是我對布列松最深刻的印象


從135相機拍到現在的1200萬畫素

我從來不是一個好的攝影者

瞬間,或說是剎那

對我來說

錯過是當然

抓到是偶然


布列松在十九世紀的殖民、工業革命、新技術新媒介的變化中走過

在紥實的繪畫訓練下

偶然觸碰到攝影

在這個偶然之下

布列松的機遇和實力

為攝影創造了生命

而攝影也付與了布列松聲名


以攝影為生

通常有幾條路

1.攝影記者-對應報導攝影

2.廣告-對應商業攝影

3.辦展、出書、賣照片-通常結合旅行,媒介異國的風情、特殊的景緻

可是布列松近似第1類

透過第3類成名

但對他而言

攝影不只是謀生的工具

還是一種呈現自己理念的手段

他的作品是一種生命經驗的累積

而他也深知瞬間的以偏概全

照片的說明

是他對瞎子摸象的一種反擊


其實我的薄弱的近代史、近代藝術史知識

閱讀這本濃縮布列松一生的傳記

其實非常吃力

其中提到布列松對攝影的看法

對作品的處理

有很多我只能五體投地的伏首稱臣

但對於他對彩色照片的看法

我就不敢苟同了

時代和科技的進步

讓器材更方便

但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藝術

創作者可以駕御器材的時候

才可以呈現創作理念

有內涵的作品才會是藝術

可以在作品中傳遞個人意念的才是大師

至於怎麼從成品到作品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便利也會形成創作的另一種障礙

這是我的想法


一天之內囫圇吞棗看完這本書

是我對大師的崇敬

對攝影有興趣的人

應該說對藝術創作有興趣的人

真的可以好好看看這本書

 

文章標籤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忙、茫、盲、芒、氓...

總之

最近忙到不知道忙該怎麼寫

旗袍妹

好在

旗袍妹的出現

為所有的忙碌

打上了華麗的裝飾音

預演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為了三十分鐘的開幕

預演在狂風下一次有一次的操辦

正式開幕  

晴空萬里

但風卻不停的玩弄氣球

冠蓋雲集  

冠蓋雲集

主要就為了這一剪

剪開的

是另一個挑戰

仰之彌高  

媽祖的氣勢

讓長官們坐著好好仰望

天上的雲不斷的飛

在九月初九

得道千年之後~

合照  

完成之後

有一種不知是輕鬆或是達成的歡愉

也許只是三十分鐘

但這一刻是多少的累積?

疲倦和興奮在我們的笑靨中發散

正式邁向下一個挑戰~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要用法律角度來看
"犯意"和"犯行"是犯罪成立的必要條件

朋友提到的漢娜顎蘭
"邪惡的平庸"算是她一語成讖吧?

也是她一生面對的人生吧?

228的"元凶"

蔣介石一定有錯
但一個不在現場的領導者
不會是全知全能的
他錯在所託非人
錯在不能掌握完整正確的資訊
我不知道認定蔣介石是元凶的人
有沒有去查證
蔣介石有沒有在下屬的諉過之中
獲得錯誤的資訊?
當然
如果身為領導者
發生了上述的事情
也是他該揹負的責任
但要說是"凶手"
用一種令人厭惡的說法可以比較明確表達我的想法
"這是政治責任,不是法律責任"

要有一個明確的加害者
這是被害者或被害家屬在情感處理上所需要的一個渲洩出口
但在現實上
往往悲劇的發生是一連串平庸的不經心構築的不幸...

以上只是自己的看法

另外
用現在民主法治的條件回看228
會對那時候的強人領導者有跨越世代的要求
這又是另一個突然想到....

還有
漢娜顎蘭理論都提出了
除了捍衛下去
也沒有更好的路可以走了吧~

如果否定了自我
可能比遭到攻擊活得更痛苦~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664788543545688&id=100000436461284&comment_id=6929460&offset=0&total_comments=65&notif_t=feed_comment_reply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書皮~

為什麼下這個標題?
因為這個故事沒有結局、也沒看到續集(有雷)

 

先說好的部份

一整本書巧妙的結合了各個年代的科學發展
羅織到超自然生物的假定之中
各種物種中的產生、繁衍
力量的特色
是一整個非常奇幻的設定
讓讀者會很想窮究"為什麼?!"然後一路看下去

 

再來說不滿意的部份

男女主角的戀情發生
又和暮光之城一樣
上演"美味的關係"~
戀情的發生在人世間是不知所以然的
但要寫成小說
總要有偶然、必然和不得不然
才能說服讀者
但是故事進行到這裡
只看到發花痴的巫婆和愛吃假細力的吸血鬼
沒有一個合理的必然性
哈力波特都有一個"那個人唯一殺不死的"來說服大家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這個女巫的特殊性有說明
但天雷勾動地火的愛情
卻看似當然,其實不知其所以然....

故事非常大頁數很多
但細節的舖陳太詳細
故事的情節卻很緩慢...
待續未完是讓人最受不了的一點
等不到結局的故事

又是"千面女郎"嗎?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燈塔  

穿越的小說
尋秦記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書店翻到了錦衣夜行
奇妙的開場
完全不知所以然的佈局
把我吸引的一個月看完了所有的電子書

這套書大概分成幾個區段
青州時期
燕王北京時期
朱元璋南京時期
靖難時期
東海時期
遼東時期
貼木耳時期
瓦剌韃靼時期
下西洋時期
反正一段一個難題幾個高潮
套在歷史史實之中
一路寫下來

但到了國公時期
主角太強大了
強大到近乎無敵
故事就有點...(看的時候不覺得,寫感想時就...)

人生要成為勝利組要如此用盡心機嗎?
故事這樣寫來
人生會不會太累?

總之
故事是精彩的
人生在盡力做到之外
可能還要面面俱到

最近很多事
讓我覺得
做自己還是最簡單

真的不要強求~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MG_9490

_MG_9493

 

_MG_9494

_MG_9495

_MG_9491

_MG_9492

今晚

月色

一如"叫我如何不想他"的歌聲

在雲影中盪漾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兩天在莒光上課

黃老師的攝影課、楊老師的地質課和宋社長的街角博物館

除了知識

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藍色的雲

初秋的東莒

天空依舊湛藍

連烏雲看起來都是藍的

鑲嵌在白雲和晴空的縫隙之間

課程中黃老師18年前拍攝的照片

主角的媽媽是今天的學員

一期一會,也許是為了再會吧~

水母乾

下午楊老師的福正沙灘現勘

看看海、看看天空、看看沙灘

擄獲岩、顯礁...

撿了一顆浮石回家給小朋友玩

但嚇一跳的是沙灘上一片片像墊片的白色片狀物

學員熱心介紹是水母乾...

真是又長了知識

  寄居蟹的家  

這一池的寄居蟹沒有穿瓶蓋的

我們的寄居蟹住的比墾丁好

 

 夕陽 

去完大埔

往大坪的路上

遇見夕陽

 

我的離離離島行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又是從好讀網站下載的電子書

在等車等飛翎機等船坐車蹲馬桶的時間縫隙裡

支離破碎的把這本書吞下去

 

這本書講了很多

什麼儀軌、供養....

我看了很多

最重大的感觸有下面幾點

一、發願

什麼事能不能成大功立大業

一定要先有目標

換時髦點的辭

就是要有願景

如果沒有遠大的志向

那就注定是鷦鷯

人的能力的極限

有時是因為自己願望太小

所以無法發揮

二、要讀經典

學什麼

都要去找經典去啃

聽旁人說

都是詮釋

未必是全貌、真義

如果不從根本去鑽研

終究只是人云亦云

當然

領進門的師父很重要

要看懂經典

也是要經過很多先修班

 

至於藥師經的十二大願

供養、手印、儀軌

這些我是看了就忘了

也不敢班門弄斧去夸夸而談

只能留給高人說囉~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