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馬修馬羅愛看書 (27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最近看了”愛在瘟疫蔓延時”


男主角為了愛情等待了一輩子
等待的同時 卻因為他的愛情做了很多奇妙的事
甚至辜負了企圖給他愛情的小女孩的生命


最後 卻用霍亂這個藉口製造了內河航船上的孤絕天地
享受他所餘不多的人生的愛情果實


而他的夢中情人
是在一場幸福婚姻中 陪伴夫婿終老 結束令人稱羨的婚姻的老婦


與其說是愛情 不如說是執迷吧~~


 


一如倚天屠龍記的紀曉芙
愛情中的驚心動魄 只用女兒的名字"楊不悔"點破


而男女主角在人生的黃昏重燃愛火 也用了一面代表霍亂的黃旗悍衛
至‧死‧方‧休


 


我不知道愛情到底是什麼
生活愈久 結了婚 有了小孩 卻愈來愈不懂



有人能告訴我是楊過比較愛小龍女
還是韋小寶比較愛阿珂?


一簾幽夢中 紫菱愛的楚濂 愛紫菱的費雲帆 誰比較能給她幸福?


**********************************


談完了故事內容
再來談我看到的故事結構的一些聯想


小說開頭的死亡
是一個相關但無關本事的開卷故事


讓我有讀"三言二拍"那種看了一段落才看到"閒話休題言歸正傳"的感覺


這本小說如果以保守的標準來看
內容大概和"金瓶梅"差不多
與其說是一本愛情百科全書
不如說他把男女之間一些隱誨、更有甚於畫眉者的情事
見諸於文字


我覺得那一些曖昧不明的情愫
還是該瞹昧不明比較美麗


至於性和愛 讓我又想到色戒中的名言
陰道是通往女人心的路~


對男人而言 可以有性無愛
至於有愛可不可以沒有性 到老了大概可以吧...


總之 一種不同文化的愛情觀
看看也是挺有趣的




馬奎斯系列



我看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我讀"愛在瘟疫蔓延時"






有關"迷宮中的將軍"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看的是圖書館內一種有點年歲的版本
基本上故事家族內的男人只有兩個名字
所以我看到完全搞不清楚誰是誰


如果要我寫一句話形容這本書
"一個描繪生命與政治荒謬的家族故事"


故事在馬康多發生
馬康多因為家族而興
隨馬康多式微而家族滅亡
故事的內容 有很多人有很多的解析
我實在對所謂中南美洲近代史沒有什麼概念
沒有辦法對這個寓言式的故事下什麼註腳
但我對故事中的幾個人物有一些感想
寫下來 讓自己可以再有一天再看這本書的時候
做一次反芻


 


布恩迪亞上校
這個人物的一生 從平凡到顯赫 到回歸平淡
是一個非常執著的人
而他的執著造成了他非凡的一生
這個執著卻也因為權利讓他完全迷失
從造福民眾為出發點
發動戰爭的結果 卻變成以追求戰爭的勝利為目標
為了勝而鞏固權力
為了鞏固權力而影響了民眾福祉
當老友點破了這個荒謬的循環
他回頭去做一件為了打造小金魚而打造小金魚的工作...


非凡的人生造成他有驚人的子嗣
奇特的人生也造成的子孫奇怪的滅絕


而傳奇的人生隨著馬康多的没落變的無人知曉
人生的努力 大多數都是這樣
運氣好一點 變成史書中的一個句子 一段文字
努力卻造成目標的迷失
這也許就是人生



 


美人兒瑞美迪奧絲
這個人在家族裡是一個異類
一個美的不可方物之人
追求和奉行的就是"簡單"兩個字
天生絕世的美麗
對他的生活毫無影響
衣著為蔽體 生活為舒適 沒有其他不必要之欲望
他的美麗炫惑了異性和同性
但他毫無困擾的自在生活 最後白日飛昇 成為家族中唯一沒有死亡的角色


其實人去除各種矯飾 事情一點都不複雜
複雜的是言語和各種顧忌塑造的迷宮


這個家族是由一個亂倫的結合開始
整個家族有著無比的狂愛
沒有倫常的概念 卻有著異常的生命力
這個角色是全書最美卻最簡單的
不知道是已經太上忘情 還是太愛自己以致於沒有空間愛別人?
有趣的美女


 


卡碧娥
這個家族唯一的外來者
基本上 他是一堆矯飾品的組成
一種人工文飾的美女

如果說家族是有異常旺盛的生命的
那這個角色的生命是一堆規定和夢想
一種虛幻和空無的繁文縟節


在不知道唐望的那本書中
我印象中他認為人類的知識是一種虛無沒有力量的東西
            只是不斷的分類去歸納所謂的已知和未知
            無法帶來力量


這個角色的出現 恰巧是家族衰敗的過程
這些禮法規則 可以帶來安定與平和
但卻不能開創活力
到頭來留下一堆謊言點綴生命
生命也就就此荒蕪


對他而言生命是為了達成特定目標
對其他人而言生命是不斷的在發掘驚喜


 


以上是我對其中三個角色的小小感想
代替本書的讀後感




馬奎斯系列



我看馬奎斯的百年孤寂






我讀"愛在瘟疫蔓延時"






有關"迷宮中的將軍"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怎麼說這本書呢?


可以用養兒方知父母恩來開始


張大春寫這本書 在父親跌倒中風
妻子懷孕之際
寫下這本對未來的孩子訴說家族故事的書


故事沒說完
在張大春之母前往濟南尋夫而止
彼時 張大春還不知在那兒呢?!


 


這本書算是張大春式的族譜吧?
從曾祖、曾祖母、爺爺、奶奶、父、母、大大爺、二大爺...六大爺,乃至於未出生的孩子
看這本書看的很混亂
第一點 我剛看完他的"本事"和"野孩子"
    從一堆不知道如何可以用考據杜撰出來的故事
    和純粹發揮想像力毀滅大頭春的小說裡走出來
    實在不知道這本書是小說還是確有其事?
第二點 之後我又看了白先勇的臺北人
    臺北人是小說
    可是它卻是活生生的小說
    一下子 我陷入那個不久之前的"時代"之中


 


我不知道張大春是在怎麼樣的心態下寫下這本書
是想透露對父親的孺慕之情
或是當看到隨時代擺布的上一代
   經歷了自為可以掌握卻變化驚人的這一代之後
要去面對下一代之際
和我一樣 不知道該給下一代知道什麼?


是上一代的樂天知命隨遇而安
還是這一代的盡其在我勇往直前?
或者只是想告訴下一代
我們曾經經歷什麼 給他們當作未來面對世界的參考


 


家族 庭訓 對中國人來說 是根
也是自己最後定位用的錨
而張大春 是用怎樣的心態
去敘述他聽到看到的一切?


 


不同於白先勇
張大春的父親 是38年來台的一堆藉藉無名人群中的其中之一
關於父親和他的好友的一些小故事
在整個時代裡無足輕重
但這些無足輕重的事
對一個家庭、對當事人 卻重若千鈞


 


張大春的書
我一直不知道該怎麼寫讀後感
可是他的書 就是會讓你想要把他看完~


 



聆聽父親
是父親聆聽父親
或是大春聆聽父親
還是大春聆聽要當父親的大春?
還是讀者我聆聽張家的父親們?


都是 也都不是~~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思舊賦"
故事是老人家看事情
看到的 是一家繁華的沒落
一種舊的人際關係的破滅


整個故事在兩個僕婦的對話中展開
老、病和一個家的衰敗
巧妙的營造了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
包括年輕一輩在生活的沈淪
完全不能接受 又無力阻止


故事沒有結束 
敘述停在上來探視舊主的老婦看到少主人的現況
這種描述在很多故事中出現
讓小說不像小說
反似一篇篇正在記錄的日記
故事到一段落 可生活卻還得不斷的走下去


 


"梁父吟"
其實 這場葬禮 不只是一位長官的葬禮
與其說樸公抱怨年輕一代的不懂事
不如說他意識到他面臨的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下棋的後輩 即便勉力全力
樸公心知肚明 那個時代已然過去
下一輩是沒有辦法呈現
上一輩時代的風華


 


中華民國的前五十年
建立的和破壞的
只能用無常是常 常是無常來形容
妄想留住他的時代 一如希望春光常駐 朱顏不老


人老了 很多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那些交代 不是一種愐懷嗎?
知道這個世代將及身而止的一種覺悟...


 


"孤戀花"
這部有改成電視劇
當然 電視劇劇情人物 多了很多東西


這篇故事算是另一種觀點
不同的時代
不同的地點
同樣的故事
不同的人物


牽強附會叫做輪迴
換一個說法是太陽底下沒新鮮事
每個人的人生
不都在重復前人某一部份的生活
換個場景 換人扮演角色
不管你同意不同意 上演同樣的劇情
人生 有時候 好像就是天注定的身不由己


 


"花橋榮記"
一個典型的中國人的地域優秀心態
"我們桂林人如何如何~"


偏生會說這種話的人
自己沒什麼可供同鄉的別人拿出來炫耀


比如我跟美國人說你知不知道王建民
我跟他從同一個地方來的
其實我是在安慰自己...
以上是感想一



感想二是盧先生的絕望...
在金條被騙之後的行為失常
人其實是很奇妙的動物
不管環境再怎麼糟
只要有希望存在 人都可以活的很快樂


然而如果感到絕望
人會放棄努力 放棄一切
轉而追求任何可以痲痺自己的東西



感想三
看到一篇批評白先勇的小說貶低台灣人的文章
我想 以故事角色的設定 與其說他們看不起台灣的人、事、地、物
不如說是在刻劃他但那種無可排解的思鄉之情
那塊年少不得不別離
想回卻無法回去那種無奈
人會因為距離和回憶去美化事物
失去的和得不到的東西會特別美麗
白先勇只是生動的描繪了這樣的時代和感受
至於貶低云云 我只能說這是政治正確的批評


如果白先勇的小說人物盛讚寶島好
大概就像要陳映真在華盛頓系列中歌頌跨國企業之偉大
那這些小說只能用不倫不類來形容
絕對不會有人要看
我只能說寫那種批評的人已經被選舉宣傳洗腦了
小說的有趣之處在於可以濃縮社會不同層面的生活變成故事
至於政治解讀~
這一部份好像是警總的工作


 


"秋思"
只從一段出門前的過程舖陳整個故事
菊花是華夫人與過去唯一僅存的連結
整個故事是一堆瑣事組成
而這些瑣事
卻是華夫人的全部生活


人死了 苦的是那些活著的人
這是我看完這篇小說直接的想法


 


"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
同性戀?或者是對所有失去的事物的一種挽留?
不管是默劇小生,還是培養下一個一代巨星的過去
看這本小說
我一直在想張大春在"聆聽父親"中所引述他父親對大時代的註腳
「大時代是把人當玩意兒操弄的一個東西」
我想 這也是這14個故事主角想要說、想擺脫擺脫不掉的宿命吧~


 


"遊園驚夢"
我覺得這篇的故事最多想像空間最大
錢夫人,藝名藍田玉
為什麼住在南部?
他和他妹妹到底發生什麼事?
那一夜酒喝多了 錢夫人又和鄭參謀發生了什麼?
錢將軍後來知道了嗎?
鄭參謀又到那去?
故事在錢夫人推辭票戲到了高潮
散場的描述 多添了錢夫人的寂寥
不由得令人發想
呆在南部 是她對自己的懲罰 或是她對錢將軍的憑弔?
關於這篇故事的篇名
同時有著更與何人說的青春回憶
小說 有很多想像空間的小說
總令人感到餘韻猶存


 


 


"冬夜"
簡單講 我想到陳之藩的失根的蘭花
對那一代的人來說 故鄉已是他鄉 他鄉亦非故鄉
那樣的時代 似乎否定了身為知識份子的所有努力


我們這個時代 還有所謂的知識份子嗎?還有在為大家謀福利嗎?
那個時代 是所有的努力好像徒勞無功
這個時代 是所有人為自己努力



 


 


"國葬"
一場葬禮 一個副官
幾個將軍 無限悔恨
沒有辦法力挽狂瀾的無力感
不知道和項羽在烏江前的心情相不相同


將軍為僧 修什麼?
來悼祭的又是什麼?
出了家 俗緣當斷 斷不了的是人在其中的輪迴與業力


 


最後



白先勇營造場景和說故事的功力
在於不隔和精簡
文字的使用恰如其份


張愛玲小說也有同樣的功力


14個故事下來
彷彿停在民國四五十的那個年份
經典小說和暢銷小說
還是經典比較適合慢慢品嚐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永遠的尹雪艷"
生命是虛幻的
現實和夢 本來也就沒什麼差別


執著 在這種觀點看來 是一個笑話
但是如果不執著 我們又能以什麼作為憑藉?


這是在某個部落格我留下的回應中的一小段
尹雪艷的執著 在於她的不變
不變的美 不變的貼心 不變的掃把星
(其實中國的紅禍水思想,金庸在鹿鼎記陳圓圓辯駁的最透徹了)
或者說 她那一份把杭州當汴州的執著
是那個明天不知道會怎樣的時代
云云眾生的一個小小的慰藉
而對她來說 這一份執著 是生計 是無奈 也是對曾經的繁華的不捨
用一種不凋落的美豔 維持著一個已經不存在的時代風華


 


"一把青"
年輕 對承諾太執著 對未來太憧憬
所以羅蜜歐與茱莉葉 梁山伯與祝英台 都不滿二十歲就為他們的愛情殉葬了
如果 他們埋葬愛情在記憶深處
活了下來 那 會怎麼面對人生?
而這個人生又讓你如浮萍一樣
隨著整個時代飄盪



 


愛容易 為愛殉情稍難
活下來要銘記逝去的愛情 該怎做?
傷心太矯情
忘記太寡情
放浪太薄悻
似乎怎麼做 都不對
用一段段的生活填補愛情逝去的空虛?
卻怎麼填 也填不滿
人 也愈填 愈麻木


 


"歲除"
團圓 這是中國年的大事
但是"雲橫秦嶺家何在?"
和朋友團圓 和自己一肚子的不合時宜乾杯
算是另一種的擬把疏狂圖一醉吧?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也許 我們都是金大班
當可以選擇的時候
仗著自己的條件 千挑百揀
當時不我予 又只好將就
金大班至少放下身段
那我們呢?放不放的下?看不看的開?
青春和財富
金大班的條件的衝突
而我呢?你呢?
抉擇 怎麼選 都會有遺憾


 


"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
另一種對舊時光的牽掛
可是 牽掛的對象和回憶一起定格
寄託的對象卻不斷的成長
留得住回憶 卻無從寄託~~



 


人與人之間
常常有曾經投契的無所不談
日子一久 卻覺得話不投機
人會變 會成長
很多時候 只能在交會之際好好陪對方一段
然後帶著美好的回憶離開


 


 


 


其餘待下回再續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然 這本書不是第一次看了
可是最近突然想重看這本書


圖書館有典藏版
這本書看來有一陣子沒人帶出場了
於是一拍即合 我帶著它出館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我的錯誤 在於先看了書前面歐陽子和余秋雨寫的不知道算是書評、文學評論或是讀後感的短文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我覺得我在後來看這一連串的故事的時候
歐陽子和余秋雨的感受和想法
不斷跑出來打擾我享受這一串故事所營造的
那個曾經存在但現在已經消失而未來也不可能出現的時代氛圍


 


臺北人是由下面的短篇故事組成的合集
書的內頁
題了劉禹錫的烏衣巷,書評之後,依序是
"永遠的尹雪艷"、"一把青"、"歲除"、"金大班的最後一夜"、"那片血一般紅的杜鵑花"、"思舊賦"、"梁父吟"、"孤戀花"、"花橋榮記"、"秋思"、"滿天裏亮晶晶的星星"、"遊園驚夢"、"冬夜"以及"國葬"等十四篇短篇故事
最後是英譯本的序和作者到2002年的年表


 


有人說白先勇是台灣的鄉土文學作家之一
其實 以臺北人這本書而言
不是那樣的時代 不在臺灣 沒有民國38年的遷臺
這本書中的故事
我想 就是奇幻文學作家也寫不出這種故事
如果鄉土文學指的是地域性的故事撰寫者
我想 這樣的論點是沒有錯的
當然 某些文學評論以省籍來劃分一些作者
這不是一種我喜歡的論述


這本書裡面很多故事
已經變成了電影、電視和話劇
白先勇厲害之處
是可以用短短的文字
把情境、背影、人物特色 一股腦的勾勒出來
故事的場景
一如張愛玲的色‧戒
在一個關鍵場景之中 呈現了過去、現在
而這十四個故事 卻都留下了所謂的"未來"


偏生故事主人翁的明天 不全然是充滿希望的
反而那種蕭索的淒涼 還更多一些


 


關於故事的讀後感
留待下回分解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書很有名


至於為什麼很有名
等下再說

 


有名到什麼地步呢?
有一篇網路小說
名字取的和這本書非常類似
叫做"如果在冬夜一隻恐龍"
我呢 網路依賴症初期症狀的患者
是先看過上述小說後近十年
才回頭看這本書


 


基本上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一位大師
至於是怎樣的大師
照他書裡的敘述 其實偽造和真實 不是重點
再來本人天性不很嚴謹
實在沒興趣去研究他的平生
如果你很有興趣
wiki的東東你就看一下
下面的東西
純粹是我的感想
沒有理論 也沒有考據


 


基本上
與其說這本書是一本小說
不如說它是現代一些小說理論的範例大集合
或者說它是有關小說理論的反省
可是它又有一些特殊的命題
比如說"真與偽"、"作者和讀者"、"男人與女人"?


 


有關小說理論和小說中的示範
這一部份我實在沒什麼充份的知識可以發表一些東西
而且做為一部小說 它的故事可以說爛透了
但是偏生你又忍不住想把它看完
看看它搞些什麼把戲
這是我花了近兩天的青春
最直接的感受


 


有關三個特殊命題
是我看這本書中間 不由得一直思考的問題
先說有關"真、偽"這個命題
在中國 託古之作之多
而且奉為經典的也不在少數
例如莊子的雜篇、比如孔子家語
真本不一定有真理
偽本未必是信口雌黃
文字的侷限性一再的在文章中被提及
所以 小說所敘述的 討論真偽 真偽的定義何在?


而文字侷限性延伸的問題
就是作者、作品、讀者的關係
作者完成的作品
其作品的生命 一如父母和孩子的關係
作品完成之後
它的發展和際遇 就不是作者可以掌握了
作品和讀者間的關係
則更不是作者可以預期的
讀者的感受 除了作品本身
讀者的個人學經歷素養
在什麼時候、什麼心情、什麼狀況下讀到這本書?
有沒有重讀?
這之間的效應如同生命的遇合一樣
不是父母能為孩子所控制的


這部份我想到兩件事
一個就是"唐諾"
自許為專職的讀者的這種角色
他的讀後感很專業
曾經看過他的閱讀的故事
當讀者變成職業性的
對我來說 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角色
對作品而言 遇到這種讀者 不知是幸或不幸
專業的讀者 似乎就少了一點私密性或個人的獨特性
另一點就是金庸的大改版
我看了改版的碧血劍的感想 簡直就是不敢想
作品的改寫簡直猶如對孩子的不當管教
尤其這個孩子已經結婚了
你還去對他動手動腳的
這時候孩子的另一半(讀者)情‧何‧以‧堪?


最後有關男、女、閱讀及高潮
書中的露骨描述的曖昧不明
一如現實中的男女關係
明明很親近
卻又似乎遙不可及
明明很疏離
又芳心暗許~
其實把做愛比擬成閱讀
不知道是貶低了閱讀 或是把所謂的做愛簡單化


 


下面是別人的讀後感
基本上這是一本怪怪的小說
可是 又令你想要看完


其他人的讀書心得


我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


心の井

羅嚴克拉姆



Yan's space

某人的心得


王文華 如果……


在冬夜,


一個旅人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終於結束了
這是看完這本書的第一個感想
在凌晨五點


 


其實 這個結局很牽強
以一校之力對抗一群足以憾動魔法國度的敵人
本身就是童話


 


以哈利波特這個只有騎掃帚天賦驚人的小孩為寄託
去完成一個當代第一魔法師都無法完成的任務
是一個神話


 


但 奇幻小說的自成邏輯
只要故事夠精彩 這也就夠了


 


鄧不利多認為哈利波特可以不受寶物權利的誘惑
所以較之更偉大 更有機會打敗佛地魔
但是 知道自己可以有權利 也知道自己會沈醉於權利的他
選擇不掌握任何權利的超然
更令我覺得不容易
見山是山 見山不是山 見山仍是山
波特在第一層 而鄧不利多在第二、三層之間


 


其實整件事的成功
得之於妙麗、石內卜者多
其實 波特是主角 卻只是命運成就了他
石內卜、妙麗 才成就了命運



鄧不利多的死因之愚蠢
只能說 這就是人啊
總是有執著放不下的事


 


也許等再看一次
會有更多的想法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一則運動新聞


當機會之神來敲門 別錯過


其實 不是只有球賽是這樣


人生也是這樣


每個人都有機會


問題是機會來的時候


你準備好了沒?


很多人把時間花在抱怨


成功的人把時間花在強化自己


機會稍縱即逝


沒能準備好的人


只能在錯過之後


繼續抱怨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結局



我發現



袁承志變成張無忌了
阿九也變成小昭了
何鐵手變成了周伯通



那 我看碧血劍幹什麼啊?


 


金庸自序中說漢人沙文主義的觀念的不正確
但是小說不就應該讓書中的主角恰如其分的符合歷史背景?
民族主義在明末清初是王道
袁承志的承其父志
那有這麼容易一改初衷?


 


清初的異族統治
其實並未對百姓有什麼實質的生活改善
統治者的心態和明末的積弱可能都是原因
對人民的生活改善 則是到了康熙年間的事了
袁承志最後的四句聯原則
可真是跨時代創舉 真是一種宏偉的歷史觀
但是發生在主角的身上
那真是不倫不類


 


袁承志和阿九之間
有著"崇禎"這個巨大的障礙存在著
在那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年代
和殺父仇人之女成親?
光光這個理由
阿九就不可能和袁承志有結果了
更何況溫青青的叛逆和不守成法
溫儀的臨終託孤
都應該對袁承志有著無比的吸引力和約束


 


總之
金庸改的這版碧血劍
真是畫蛇添足
令我覺得全然破壞了作品的完整性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馮保


一個醉心權力的太監
忍到了當大伴
忍到了李太后的信任
卻忘了太后只是太后
皇帝就是皇帝


書中他的一切思考都以個人利益為第一
到最後也因為管家徐爵引薦了想要入閣的殷OO而種下失勢的楔子
張居正和他和平相處
要的是他容易掌握 滿足需求後的配合
並未期許他可以有什麼作為


張四維則是滿足皇上的期望
保住皇上喜愛的內待
掌握自己的內閣控制權
順手利用皇上想真實掌握權利的心態
把他從宮中大位逐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要搞清楚誰才是你真正的老闆


金學曾


上網查了一下,這傢伙最著名的事是推廣蕃薯...想不到吧?!
在杭州有一所宅子,現在成了公園
打倭寇他手下的沈有容還到過台灣


故事中他是個玩世不恭又聰明絕頂的傢伙
敢做、又會取巧
更會明哲保身 在做事和做人之間
可以巧妙的利用疏離感讓自己人緣不好卻又不會令人怨憎
或者說 不得罪人則以 一得罪人就要讓敵人趴下爬不起來


故事之末 他也不敢再向張居正建言了
這是為官的聰明之處
也是循吏的缺點


異議這種東西是"清流"的唯一長處
雍正用孫嘉誠
比之張居正幹掉何心隱
兩者帝王學的高下立見


金學曾是一個勇於任事之人
但像這樣的人也不能像張居正建言之時
也就注定張居正的失敗


玉娘


這是一個增添小說趣味的人物
張居正的個性
要牽掛一個女人
我是覺得不合常理
也許當下他會需要溫柔的安慰
但是失去了 我不覺得他會花時間難過
畢竟他沒時間 也不是一個深情款款的男人
如果他會後悔 如果他有顧忌 不可能幹的這麼轟轟烈烈
這是故事不合理的設定


高拱


高拱下台的原因
也是因為搞不清楚誰是老闆
他是一個人才
但他太老成 推動事務不能大破大立
但相對他也比張居正能容人
在小說中 不愧是一個當過首輔的人物


游七


故事中最可憐的管家
只能謹守本份
所以連妻舅都保不住


其實說白了 他的妻舅是那隻用來嚇猴子的雞
沒事跟狐狸後面的老虎亂攀關係
老虎不咬這隻雞都不行


游七的幹練是不可多得的管家人才
張居正把他當奴才用 也許是時代使然
但太可惜了~~


李太后


書中描寫的若有似無的情愫
是授張居正大權的理由
但畢竟是小說家言


對於兒子最後的抄家
他到底會怎麼想?號稱觀音的他卻保不住他倚之為棟樑的張居正的家
青燈古佛 大概填不滿心中的失落吧!


兒大不由娘 這個兒子他滿意嗎?
沒得選擇 就只能管管媳婦了


百度百科


中國著名古塔:三千風鈴合奏的梵音之美——玲瓏寶塔

維基的資料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部八大本的書
從上周五(10/19)夜一路看了幾天
今天淩晨一點
快速的瀏覽了一遍


小說很好看
其中的人事更替 也描述的讓人回味再三


小說中的張居正(因為我真的不很了解歷史的張居正)
是一個能吏
在萬曆登基的十年之中
可說是翻雲覆雨 隻手遮天
什麼事 他說了算
所以 他為個大明王朝的體質
做了徹底的調理
改善了稅制、土地管理和削弱了皇親國戚的特權
然而功之所在 同時也就是橫禍之源
為了國家好 設立了考成法
讓吏治為之一新
但是制度的建立容易 制度的落實太難
像考成法這種東西
在京城之中 也許還勉強可以推動
到了京城之外 以大明的地域廣大
上有政策 下面更有各種對策
也許初期推動可略收成效
長期而言只是流為一種紙上作業!!


張居正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如果以國庫的狀況來說 當然是大大成功
若以故去一年就被抄家而言 則是一字"慘"字
但是對我來說 張居正是失敗的 失敗的理由只有一個
"人‧去‧政‧息"


我一直在想 難到要做事就要得罪人嗎?沒有辦法避免嗎?
怎麼想 我想不出不得罪人又可做大事的方法
這也是民主政府為什麼沒有效能的主因
為了選票 誰都不敢得罪 所以也就不做什麼大事
但是"得罪人"不是我認為張居正失敗的主因
我一直認為 張居正在政治鬥爭之中
為了掌握權力 害怕能力和地位和他一樣的人
為了推動政策 不容許異議及不滿政策的主張
到最後嚴重到禁止講學~
當然 如果學政影響到財政 一定要適時調整
但是私人的自籌經費講學 政府強力禁絕
到最後只會變成一言堂 政策淪為獨斷獨決
沒有辦法深入了解民瘼


土地重測的弊端
沒有人敢說
奪情之舉 更是由捨我其誰的肩擔天下大任
變成了天下除我無人的狂妄
不懂的充分授權的結果
張四維之於張居正 猶如張居正之於高拱
只是張居正是為了做事
張四維是為了得權
至於皇帝呢?長於深宮之中
擁有權力無法使用權力的壓抑
讓他完全忘了權力來自於責任的承擔
而這個責任 張居正又留給他足夠的本錢揮霍
我想 也許終其一身 他也不知道自己有錯
就反省能力而言 隆慶皇帝也許還好些...


承擔責任的同時
要能聽不同的意見 要能授權
事情要成功和持續推動
要能培養接班人 要讓真正的權力者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粉飾太平是一時的作法 得不到真正的好結果


總之這是一套好看的小說
對人、政治、歷史有興趣的人
一定要看


萬曆首輔張居正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本小說最特殊的地方
也許就是作者的身分


雖然這本小說得獎
而且有很多很多的讚揚
甚至有什麼”繼金庸之後...”的誇張的溢美之辭


但是對我這個有”酗”武俠小說的人而言
這僅僅是一套我會想看完的小說而已


何出此言?


以一篇雙主角的小說而言
趙觀和小三子的關連性 遠不及大唐雙龍的徐子陵和寇仲
甚至我覺得很是牽強 第一次相遇是巧合
第二次乃至於之後身居高位的交往
讓我覺得是權貴相交 建立所謂統治階層的政治聯盟
書中不追究舊過的情節 也像是一種憐憫 不是寬恕
什麼是寬恕? 邊城系列的傅紅雪才是武俠小說中的經典
小說和時代的關連性 這一點 無論黃易的尋秦、大唐、翻雲覆雨
溫瑞安的說英雄識英雄(我一直找不到後面)
金庸的射鵰、鹿鼎、書劍
都嵌合的更令人心動


書中人的愛恨情仇
太簡單沒有深度
不如蕭鼎誅仙的張小凡
成也普智 敗也普智
陸雪琪的深情 碧瑤的恩重
鬼王的權力和親情衝突。。。


情節的弔詭或出人意表
最近的小說當然以九把刀的城市恐怖系列或獵命師傳奇稱王
天觀雙俠的情節安排
就有點想當然耳了
比如青竹是背叛者這個情節
可以說背叛者只有可能是他 唯一比較出人意表的
是他背叛的理由 因為以他身為青竹門的優秀弟子
不能想辦法救自己的女兒卻任人魚肉 其實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誅仙或是獵命師都不是正統的武俠小說
這樣的比較可能太嚴苛了
但是一個號稱華文武俠小說大賞的首獎
真的讓我這個苦無好武俠小說酗的人 有點失望


持平而言 他是一個可看的武俠小說
但只是平凡之作
如果要和以前的上官鼎、黃鷹、奇儒等作家的代表作比
這篇小說不夠有特色
但和這些作家的一般作品而言
水準倒也沒有比較差


至於故事情節或人物刻劃
老實說 如果它不是有”華人武俠小說大賞的名頭
可能不會有這篇心得


總之 我是一個嚴苛的讀者


其他人的讀後感


天觀雙俠 卷一/鄭丰(陳宇慧)


[感想] 天觀雙俠


天觀雙俠


書本簡介


鄭丰的武俠夢(天觀雙俠-官方部落格)
天觀雙俠 卷一(博客來網路書店)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我是一個不認識以撒柏林的無知人士
偶然 在圖書館看到了這本傳記


以撒出生在一個動盪的年代
身分又是特殊的猶太人
從拉脫維雅、蘇聯、德國、英國、美國及以色列
一個學者身陷於時代之潮流之中


在戰爭的年代
所謂的忠誠
對以撒而言 是一個需要審視自己且必須有他人認同的過程
他不是純種的英國人
一個猶太裔俄國出生的英國人
他想報國 卻並不容易獲得認同
身為學者 卻似乎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


書很厚 時代及國家背景又有點遙遠
其實讀起來不很輕鬆
但是書的內容讓我很努力的唸完


我覺得以撒的智慧在於他的經歷讓他了解所謂的"烏邦托"對所有人而言
絕對存在著個人化的不同
兩次大戰與其說是正義或邪惡之戰
不如說是想要將某種一致性的理想強加諸於普羅大眾而造成的
才使得他企圖對自由做出所謂的積極自由和消極自由的界定


讀完這本書 我更希望大家可以更尊重彼此
在這個過程才護得更多的尊重


 


自由主義思想大師 以撒•柏林傳

他鄉 : 以撒.柏林傳 Isaiah Berlin : a life


http://www.ncp.com.tw/images/index/edm/more2.html


讀後感


《以撒.柏林傳》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晚 或說今晨 帶著老婆去看完了電影
老婆說這只是一部大牌演員演出的A片
湯唯和梁朝偉犠牲好大

我‧不‧這‧麼‧想


首先
就文章和電影的特性上的差異
李安和張愛玲真是妥善的充分利用到了極至
文章中 極簡的文字敘述
精確以王佳芝的第一人稱式的敘述
把故事做了清楚的交代
同時把可以留白的部分 完全不做任何交代
讓讀者在閱讀的時候
會因為個人的歷練
有各種不同的想像


所謂的鄺裕民等嶺大一干人等
所謂的老吳 所謂的香港計畫
所謂重慶來的情報人員
所謂的王佳芝的親戚
在故事空檔的短短回憶
留下了重重可能


在故事中 王佳芝有很多種可能 在四年前答應扮麥太太
四年後 扮麥太太 也許只是在尋找 當初答應這個計畫的原因
在電影中 李安把他個人化的理由給了觀眾


香港的暑假計畫
李安巧妙的把賴秀金可能的妬嫉編排入戲
用鄺裕民和王佳芝可能的身世
做了一個合理的緣由
故事唯一的不合理
就是把麥太太和易先生的上海情節
拉長了時間
把一個一日之間的故事
拉長了近一年
也許 李安想用近一年性愛的愛恨交織
強化王佳芝的決定
但是 和一個情報頭子相處
這個時間 是一個不合理的設定
其實 這樣的決定 未必是愛
可不可能只是因為 易先生可以讓他重要
易先生重視他(僅管可能只是為了性)並沒有其他目的
又或者他終於了解 他只是無關輕重的棋子
而且不管棋局勝負 注定被遺棄?(更何況勝負是如此難以界定?)
所以他選擇有人不得不忘不了他?


龍應台說的沒錯
這部片子 是李安個人的文化保存運動
當影片中眾人努力呼喊者"中國一定不能亡"
電影院內觀眾哄堂大笑之際
我在想 也許再20年 這個橋段 也許觀眾連笑也不會了~~
當人們對歷史一笑置之
那這些人很難會珍惜手邊和現有的一切!!


當人們可以忘懷過去的苦難
也許人們真的已經很幸福了吧~~


一個一切只能隨時代決定命運的年代
到一個一切充滿選擇的時代
人 要知道 要記得 才會珍惜與尊重


往女人心裡的路通過陰道─色戒裡的王佳芝


色戒中的房間


【電影】色。戒


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


人間副刊張小虹「大開色戒」(
(有效期間:一個月內)


我歎【色,戒】-當女作家碰到男導演



電影色戒裡的破綻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小說看完了


我突然了解 李安為什麼說 這個故事打動他


張愛玲真的太厲害了 什麼鴛鴦蝴蝶派 這樣的說法真的太貶低作者的文學價值了


他這篇短短的小說 每個人物都是立體的
角色、個性、背景、時代
王佳芝是特務嗎?其實 她只是想為國家做一點事
而這一點事 犠牲的是那個時代女人最重視的貞操~
小說裡 也許這個所謂的愛國情操
只是從頭到尾沒有出過場的"梁閏生"為了染指她的一個計倆罷了
在上海的麻將桌上 王佳芝的再度出現 也許只是想在一個莫需有的計畫中
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罷了


王佳芝的決定 有沒有可能 因為她醒悟到 當易先生消失
成功的是地下組織姓吳的、是梁閏生、是鄺裕民
她只是一枚不堪再用的棋子


對易先生、易太太 王佳芝扮演的麥太太
是生活中的奢侈品之一 同時滿足先生太太的需求
而對易先生而言 危險的奢侈品 是一點也不能留戀的


小說中 鄺裕民是一個平面的名字
反而梁閏生的角色鮮活的讓人咋舌 也許 他才是王佳芝命裡的魔星
讓她不得不然走到故事的結局


馬英九的講評 讓一篇(部)深刻的故事回歸平凡


這不是一個抗日故事


這是一個發生在抗日時期 人性掙扎的故事


歷史相關


色戒之被湮沒的曆史


張愛玲的小說


色.戒


成英姝的觀後感



《色‧戒》的感傷色慾




相關報導


李安詐騙偉仔 易先生掉進愛情陷阱


露腋毛引議論 李安覺得性感 湯唯「死過一回」 終於走出王佳芝


色戒首映創佳績 票房398萬


馬英九:「色戒」大時代的青年愛國情操令人感動


李安一句性感話 湯唯8個月沒刮腋毛


【色,戒】演鄺裕民 王力宏一度崩潰痛哭 


湯唯看李安:嚴格 王力宏:像有10腦袋


色戒入戲過深 王力宏以為自己真的殺人


全裸入戲 湯唯:把自己交給李安


【色,戒】首映開紅盤 王佳芝腋毛刮不得 李安:性感


如此濃烈的「色」,如此肅殺的「戒」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來在女人眼中
想當大男人這麼困難啊?
我看了一下五大條件
做了一下自評如下:



  • 才華洋溢(總不能一無是處吧!)
    才華有一點,但都不能變成錢錢...
  • 心智強健(意思是樂觀堅強,不會為小事捉狂。),(這點許多法國男人肯定不合格,法國男人是世界上最陰柔、愛抱怨、受不了任何打擊的一群。)
    什麼是小事啊?抓狂有助渲洩情緒說...樂觀有一點、堅強還可以...至於抱怨~~是人都會有吧?
  • 財務健全。(不要連相當於六個月生活費的存款都沒有吧!)
    我只有20年的貸款....
  • 積極上進。
    怎麼算積極啊?又怎麼樣算上進啊?我好像只能算"奉公守法"&"安居樂業"...
  • 關心並支持伴侶。
    關心很多...可是伴侶的決定都不怎麼樣,很難支持說....

看來,我不符當大男人的條件
可是不符資格又怎樣
我就是想當大男人
老婆...你就好好委屈吧!!


法國男人,沒有當大男人的「資格」!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這篇東西已經是新聞過去好幾周了


一直在想,媒體或記者~採訪的底限在那?


最近在看以撒拍林的傳記
他的重要思想就是有關"自由"
有時候,憲法保障的自由要如何界定?
或者說什麼是"自由"
我想 大概很難去劃出一個範圍


這個案例也就是一個典型
在私人空間的活動,屬不屬於"自由"的範疇?
裸體或性交 在不妨礙他人意志的情況下
在私人空間之中 那些是屬於"自由"?那些是"淫亂"?


我可以確定的是 不事先告知的採訪與報導
在新聞道德上 是完全沒有顧及當事人的權益 並不可取
但 似也沒有任何一種力量可以去規範~


我對台灣的新聞品質 已經非常失望了
可是我們的記者卻還能屢創新低
我也真的不得不佩服
新聞記者 要好好加油
讀者們 好好加油


相關資料


新聞


警:天體營亂搞 21人都跑不掉


推台灣天體日 張隆基不改其志



陳文茜-誰淫了天體?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了Middle best寫的台商投資中國需自求多福---台商受害十例


我突然想到了前帽子大王--戴勝通
於是我上網蒐尋他的新聞...


本來我的直覺是
國力的強弱會直接影響企業邁向國際化的腳步
不過商周這篇四分之一啟示錄
有著更專業、更深入的剖析


怎麼樣讓公司變成企業
這其中有很多令人值得深思之處
如何去找出公司的長處?
如何轉型?
這其中有不少訣竅
但首戒"大頭病"
大頭病一發
人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自以為是


所以諍臣諍友之必要
自省之必要
實為成功者當好好重視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陪老媽在看連續劇
刀鋒1937中 有寇世勳、葉童這兩個我喜歡的演員


這只是部連續劇 情節緊湊有趣
本來沒什麼好寫的
片子下周一大概是最後一集了
這部片應該是大陸拍的
所以劇中有一個”黃旭初”的角色
對!!你猜對了
在劇中,他和他的搭檔”蘇婭”是共產黨員
片中的黃旭初和蘇婭
是為了貧苦大眾和危弱的中國拋頭顱潵熱血的正義之士
而中共的”延安”-也在昨天出現在劇中
成為中國救亡圖存的聖地


不過我不是要討論這種歷史觀對不對
也不是要討論這種劇情怎麼會在八點檔上映
因為這次去馬來西亞時看了鳳凰衛視的一些節目
我能理解大陸的節目風格
和二三十年前的台灣三台一樣
有很多政治宣傳的任務
所以這樣的劇本並不讓我訝異
台灣有線電視的尺度
這樣的劇情也沒有什麼不可能播出的


那我要討論什麼?


我想討論的是”理想”
在連續劇中 用了”念想”這個名詞來替代


一個人有理想很容易 但要堅持下去並不容易
要堅持下去並不困難 但要達成理想就有點困難了
要怎麼能達成理想?
中國有句古話叫眾志成城
所以很多理想要達成
尤其是眾人之事的政治
一定要那把你的理想傳達出去
號召認同理想的人成為組織
聚集組織的力量去達成理想~~


可是問題來了~
當人聚集成為組織之後
加入組織的人 是為了成為組織的一員 還是為了理想而來?
組織的力量比較誘人?還是理想更為重要?


李敖曾經有過一段論述
精確的文字我記不得了
大意是當人們為了理想聚集成為組織
但組織因為制度的建立而被少數的人利用制度掌握時
這個組織便喪失其理想
注定成為權力的附庸


這段論述用之於國民黨、共產黨 或是民進黨
沒有不適用的
很多在大的組織中的成員
如法官、檢察官、醫師等
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不也早就喪失了自己的理想?


一個人要在組織中繼續堅持理想
不為權力、利益所動
這真的是難上加難
這是之所以我由衷的欽佩李文忠、林濁水前委員
也是之所以我對藍軍的馬、王兩派某些立委不齒之處


從政 你是為了權力和利益?還是理想?
高下之別 不言可知


但對國內的什麼四大天王
在國務機要費事件後
我真的失望。。。


也許 這就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差別
但政治家 在台灣 只能孤獨的前行


這是讓我覺得弔詭的地方
為了理想成立的組織
最後卻由組織吞噬了理想~
權力 真是可怕的東西…

馬修馬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